正文

知識分子的寫作方式——《另一道山梁爬上來》序一

另一道山梁爬上來 作者:高緒波 著


知識分子的寫作方式——《另一道山梁爬上來》序一

朱曉軍

有人說,如果把北大荒的“荒”字拆開,便會發(fā)現(xiàn),它的上邊是草,下邊是水,中間是亡,內(nèi)含之意不言自明??墒侨缃?,北大荒已徹底改變了原來的樣子,不僅稻麥千里,豆黍飄香,而且城鎮(zhèn)星羅,工廠棋布,成為全國現(xiàn)代化的農(nóng)業(yè)示范區(qū)和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很顯然,這是幾代北大荒人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結果。然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對北大荒卻知之甚少,其中發(fā)生的一些故事,我最早是從一位《農(nóng)墾日報》記者的口中得知的,故事中那些悲壯的人和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1994年6月的一個雨夜,我坐了一宿的火車從哈爾濱來到了佳木斯。那時,黑龍江省農(nóng)場總局還沒有搬遷,仍在站前那座L形的老樓里。第一次走進北大荒,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好在總局有個農(nóng)墾日報社,都是文人嘛,志相同道也合,我于是冒蒙兒走了進去。在那兒,我認識了副總編輯吳繼善。他看上去很忙,窄小的一頭沉辦公桌上擺了一摞摞的稿件,都是要他終審之后及時交到印刷廠去排版付印的。交談中,他向我介紹了許多有關北大荒人的故事,如蔡爾誠、王安文、江萬和等等,這讓我感動不已。我邀請他一塊兒采訪,他苦笑了一下說:“你看我手頭的這些工作,能離開嗎?”“要不然我跟你們總編說說,讓別人替你幾天?”我繼續(xù)做工作。“沒用,總編不會同意的?!彼麚u頭堅決制止了我?!安贿^可以這樣,”他話題一轉說,“你要去哪幾個地方?都要采訪誰?我給你寫幾個條兒,讓他們接待一下?!闭f著,他便拿起筆來根據(jù)我所要去的地方快速地寫起來。我拿著繼善寫的這些條兒,開始了北大荒的“破冰之旅”。還真不錯,所到之地都受到當?shù)仡I導、工會或者宣傳部門的熱情歡迎。從此,我和繼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通過交往,我發(fā)現(xiàn)繼善人隨和,也有才華,完全靠自學,他就將職稱升至正高級,相當于教授級別,還別無僅有地著述出版了《心態(tài)新聞學》,由新華書店總店和教育部圖書發(fā)行代辦站向全國發(fā)行,被列入新聞傳播學院必讀書目、參考教材,由此可見其能。我曾動員他來浙江理工大學應聘,也曾將他推薦給廣西大學,但他考慮種種因素,都婉言謝絕了。之后,我曾想和他遙相合作,寫些有影響的紀實文章。因為我看了他的一些長篇通訊和報告文學,感覺和我的路子有某些相像,比如,他堅持報告文學的剛性品格和內(nèi)在的社會人文精神,常常站在批判的立場上來描寫生活描寫苦難描寫奮斗,進而彰顯自己的良心自己的態(tài)度自己的格調,如以蔡爾誠事跡為題材的《出個氣象陳景潤》《非裁判比賽》和《蔡氏預言》等。這在時下謊言文學、吹捧文學、廣告文學盛行的情況下顯得尤為可貴!即使是屬于正面歌頌的報告文學,繼善也不忘加以反思和評判,如《稻道道》中,就有一部分是“杞人語”,通過人民大學教授馬中的一聲聲驚呼以及大量的事實展示,體現(xiàn)了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筆調深沉而且凌厲。

我常常講,文學本身是情文字,作為紀實性質的報告文學,也需要作家以情來感受來表達。對于這一點,繼善似乎也注意到了,在他的報告文學中,不時就有感情的流露在里邊,如對蔡爾誠遭遇的充分描寫和評述,總是讓人心潮難平,而對左靜、江萬和等命運的歌哭感嘆,也能讓人眼熱鼻酸,欷歔不已。有些章節(jié),還適當借鑒了徐遲的《哥特巴赫猜想》筆法,在營造意境上狠下了工夫,這在《通天時刻》《蔡氏預言》《求證神奇造物密碼》等文章中都有著比較明顯的體現(xiàn)。

作者試圖表達這樣一種觀點:雖然,新聞是易碎品,作為新聞邊緣文體的報告文學,也同樣會跟著吃些“鍋烙”,但關鍵要看作品的選材、藝術的價值、社會的效果如何。如果都是些溜須文章、拍馬作品、抬轎子文學,莫說是讀者不會保存,就是見諸報刊的當天,也會被當揩腚紙扔到茅房里的。所以,繼善在采寫報告文學時,很注重對社會變幻中有關風云際會的及時捕捉和準確把握,并能站在時代的和歷史的高度來提煉主題、營造意境,以實現(xiàn)其價值的最大化。一旦線索到手,便要對采寫的人物和事物加以細心的觸摸與近距離攝照,并盡己所能地加以表達和陳述,以求它的形神兼?zhèn)?。要說挑毛病,我想繼善也許是受職業(yè)操守和思維習慣的影響,有些作品名為報告文學,實為通訊的拉長拓寫,原因就是新聞寫作的某些手法用得過重了一些,如《王崗洋流》,但也體現(xiàn)出風格的多樣性。另外,作者對某些敏感問題、熱點問題的展示尚有些不足,這也許是長期受宣傳紀律約束的緣故吧?

我曾經(jīng)在自己的報告文學《天使在作戰(zhàn)》的獲獎感言里講過,真正的報告文學是來自時代前沿的、具有憂患意識和批判性的。報告文學是知識分子的寫作方式,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脊梁。不論什么時候知識分子都不能喪失自己的良知和操守。作為報告文學作者,應該面對現(xiàn)實,應該有一種社會責任感,應該有一種批判精神。從某種意義來說,報告文學不是真正的純文學,它是由報告和文學相融而組合的,是一種視覺和文學、告知和審美相結合的東西。報告文學不僅需要有小說和散文的文學性,同時更需要有一種報告意識,因為“報告”才是報告文學的靈魂。

我不反對寫作的商品化,因為寫作商品化不是什么壞事,只有當寫作泛商品化時才變成了一種壞事。要看到,寫作泛商品化的責任往往在作者,尤其是知名作家賣了那些不該出賣的東西,甚至賣了自己的良心,這就是一種腐敗,是一種墮落。

我原本是寫即時特稿的專家,也因此而在社會出名。從特稿退回到報告文學寫作,很多人認為我非常傻,因為特稿的收入是很高的,也很有讀者,而報告文學寫作基本上是屬于不自己搭錢就很幸運了的那種。但我知道我應該做什么。其實我寫特稿,通過這個多得個三五斗也富不了,少得三五斗也不至于吃不上飯,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我應該寫報告文學。不管是醫(yī)療腐敗,還是其他行業(yè)的腐敗,確實我們不能再沉默了,尤其是作為一個報告文學的寫作者應該站出來,跟腐敗作戰(zhàn)。我覺得報告文學應該是我們當代作家和新聞工作者的戰(zhàn)壕。

(作者系浙江理工大學教授、寫作教研中心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國家一級作家,魯迅文學獎、徐遲文學獎、新中國60年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得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