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華文化為何長壽?

2015中國最佳隨筆 作者:王蒙 編


中華文化為何長壽?

余秋雨

中華文化的長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比長壽更重要的是,與人類其他古文化相比,它是唯一的長壽者。因為只有它,不中斷地活到了今天。

唯一的長壽者這是一個驚人的奇跡,就連一切不熟悉中華文明的人也無法否認的奇跡。

唯一的長壽者這是一種橫跨幾千年的韌勁。不管承受何等風波依然健在,不管經(jīng)歷多少次“將亡”“瀕死”依然重生,那就不存在任何僥幸和偶然了,而是由時間鍛鑄成了一種堅韌無比的必然。

唯一的長壽者這又是一種體量龐大的覆蓋。覆蓋到大江南北、九州大地,而不是一隅一角的悠久。因此,不可限量的空間也就加持了不可思議的時間,構(gòu)成一種舉世無雙的宏偉。

唯一的長壽者這又是一個精彩不絕的盛典。也就是說,不是一種萎靡不振的時間拖延。在這個盛典中,挨個兒矗立著春秋戰(zhàn)國、諸子百家、大秦大漢、大唐大宋、大明大清,挨個兒矗立著一排排先哲、詩人、明君、賢臣、良將、神醫(yī)、巧匠,挨個兒矗立著浩如煙海的典籍、墨卷、名著、藝術(shù)……形成了至高等級的文明長廊。

唯一的長壽者僅僅這個事實,就足以讓這個民族的很多失意者、 自卑者、憂郁者、絕望者突然在心底重新點燃火苗,下決心更好地活下去。對一般人來說,這個事實,更能隱隱地增添一份對生命的自我確認。

不錯,中華文化也有很多弱點、育點、污點,其中有一些還會讓同胞痛心、國人憤恨,使他們一次次垂淚深夜、吶喊荒原。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也很難斷然割舍,徹底背叛。即便在最混亂的年代,漢奸,仍然為全民所不齒。這種現(xiàn)象,在其他文明中很難找到。

其他文化在地域?qū)χ拧⒔膛杉姞?、軍閥割據(jù)中也會產(chǎn)生不少人員的身份自叛、邊界跨越。這會造成一時一地的喜怒,卻不會引起太廣泛的反應(yīng)。中華文化則完全不同,非此即彼,非正即反,立場明晰,不容飄移。踏錯一步就會直追人格、牽動遠近、留跡歷史。原因是,它的生命基座非常穩(wěn)固。我在《文化之痛》一書中,就寫到了中華文化在災(zāi)難中的堅貞守護。

從19世紀開始,中華文化由于看不懂、趕不上新的世界格局,蒙受過很多失敗和羞辱。我們的前輩在一次次忿恨之后也曾從外人的鄙視和嘲笑中吸取過很多有益的教訓。但是,如果從更悠遠、更廣闊的眼光來看,那些人鄙視和嘲笑全人類唯一長壽的古文化,至少是輕薄的。

只要稍稍記起時間和空間的坐標,那些輕薄者也許會閉目自問,自己的鄙視和嘲笑所依憑的標準,起于何時,行于何時?而那時,中華文化已經(jīng)承受過多少世代的磨煉,投人過多少血火深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