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炭巷
小時候,十歲以前,也就是七十年以前,我跟外婆住。外婆說,小孩子有火氣,晚上睡覺給她焐腳。
外婆家在柴炭巷。說是巷子,其實是條小街,很熱鬧的小街。
小街并不長,它連接著西門大街(后來開辟為馬路,叫大西路),那時候是鎮(zhèn)江的商業(yè)街,好多鋪子都開在這條街上。穿過柴炭巷,可以到鎮(zhèn)揚班輪船碼頭,人來車往,熙熙攘攘。車是人推的小車(雞公車)和人拉的黃包車。
小街的東頭有個“眾善救火會”,白天黑夜都敞開著大門,里面有兩部水龍,一有火警,就由七八個人前拉后推奔向火場。平日,水龍和水槍都擦得雪亮,兩壁還掛有長鉤和斧子。二層樓頂有個望火臺,哪里冒煙失火了,都能看到。救火隊是由商店店員、小老板們組成的,平常他們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穿上救火衣、戴上銅盔,在我們小孩子眼里就變成了英雄,救起火來奮不顧身。小孩子最起勁的,是可以吹哨子,平日不準(zhǔn)吹,救火可以大吹特吹。
那年代常常失火,原因是很多房子有板壁,燒飯用蘆柴,一不小心就著火。外婆最害怕失火,哪里失火了,她就要念:“阿彌陀佛,菩薩保佑!”
救火會隔壁的天升茶樓,是最熱鬧的地方。大清早就有喝茶吃包子吃干絲的,都是街坊鋪子的熟人。你想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有什么新聞,到茶館坐坐就知道。午后清靜一點,賣菜的賣完了菜,在這里歇腳,數(shù)銅板,點票子。到了晚上,茶館又熱鬧起來,后街妓院的姑娘,在二樓清唱。那些十幾歲的姑娘聽說是從江北買來的,臉上涂著厚厚的脂粉,后面跟著一個老鴇,怪可憐的。我不敢看她們,可又想看她們。
柴炭巷里,我最感興趣的地方,是裱畫店和石印局。裱畫店里有個紅漆大案,裱畫匠在上面用排刷細細地刷糨糊,一遍又一遍,然后揭起來貼在墻上,這時你就可以看那些畫兒了,好像現(xiàn)在的畫展。石印店叫“局”,其實兩開間門面,店堂里有兩部石印機,兩塊大石頭,用油墨輥子在上面滾幾下,放上紙一壓就印成了。印的不是商店的廣告、包裝紙,就是大舞臺的京劇戲目。石印店門口有個刻字?jǐn)?,刻字的是位戴老花眼鏡的老先生。他見我站在那里看他刻字,會朝我笑一笑,挺和氣。
石印店老板有個女兒,叫“牙寶”,跟我一樣大,我們常常在一起玩,人家就對我說:“伏星,牙寶大了做你的堂客吧!”堂客就是老婆。我一聽趕快溜走。我不要堂客,我只要牙寶跟我玩。
外婆的家就在茶樓隔壁。早先,還沒有郵局,外公在的時候,開明信局,給人家寄信送信,寄信是把信送到碼頭托船上的人帶走,帶到了給酒錢。外公早已不在,他用過的信插(一塊藍布有十幾個小口袋,貼著寫有地名的紅紙條)一直掛在墻上,還有一個用過的印泥缸,也一直放在桌上。外婆常常一邊吸水煙,一邊看著信插和印泥缸,嘴里不知道說些什么,說給外公聽的吧。
外婆做過黃酒生意,從紹興販運黃酒到鎮(zhèn)江,除了成壇賣給開店鋪的寧波人,還在家里零賣。沒有招牌,來喝酒的多半是店鋪里的師傅、手藝人,也都是寧波同鄉(xiāng)。他們下了工就聚在這里聊家鄉(xiāng)的事情,外婆炒年糕給他們吃。他們說外婆炒的年糕最好吃,我也愛吃,確實好吃。年糕是請人來家里做的。每年做年糕,熱氣騰騰,很熱鬧。先要用水泡米,然后磨成漿,用布袋吊起,等水淋盡了,蒸熟放在石臼里打,再用木板模子壓出一條條的年糕。這些我年年見,閉起眼睛就能說得出來。
外婆開這個店開那個店,按說是有錢的人,可以享享福。她卻天天忙于做飯,不僅全家人的飯,而且給店里的伙計做飯,春夏秋冬,一日三餐,總是圍著灶臺忙碌,過年過節(jié)更忙,很少生病。
解放以后,一九五〇年我把外婆和母親接來北京,不久外婆死了。她的骨灰匣至今放在我的臥室里,跟母親的放在一起,她的照片一直掛在我的床頭。外婆!伏星又可以給你焐腳了,還在柴炭巷。
二〇〇一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