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國藩(1811—1872)是個在中國近代史上引人注目而又頗有爭議的人物。一百多年來,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派別,甚或同一派別的不同人物,都曾對他作出過不同的評價。
曾國藩在世時就兼有“中興第一名臣”的桂冠和“曾剃頭”、“曾屠戶”、“賣國賊”的徽號;曾國藩死后,清政府稱他“學(xué)有本源,器成遠大,忠誠體國,節(jié)勁凌霜”;他的門生故吏則頌之為“德埒諸葛,功邁蕭、曹,文章無愧于韓、歐,實為一代名臣、名將、名相”。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獨尊程、朱的理學(xué)家和革命黨人開始對曾國藩進行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批判。有人說他倡“就地正法之制”,興“抽厘聚斂”之風(fēng),“以夷狄攻中國”,“殺人割地”,取媚洋人,實為禍國殃民的“罪魁戎首”;也有人斥他為“殘殺同胞”的敗類、“遺臭萬年”的“漢奸”。著名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則采取客觀主義的態(tài)度,稱曾國藩“譽之則為圣相,讞之則為元兇”,“命以英雄誠不虛”,然斥為“民賊”,亦“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曾國藩生活的時代正是中國社會性質(zhì)急劇變化、民族危機不斷加深、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時代。為適應(yīng)新的形勢,曾國藩提出一整套解決國內(nèi)外矛盾的方針、路線和辦法,并取得一定成效,故受到一些階級和政治派別的竭誠擁護,為其繼承下來,尊為圣典。但是,這條路線終究歸于失敗,事實證明它不能挽救中華民族的命運,因而受到另一些階級和政治派別的堅決反對,口誅筆伐,視若寇仇。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整個近代史上,社會性質(zhì)和基本矛盾一直沒有根本改變,中國向何處去的問題則不時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尤其在歷史的重大轉(zhuǎn)折關(guān)頭,更成為中國政治的中心議題。這樣,曾國藩就不能不成為引人注目的人物,而對他的評價也不能不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
作者曾天真地認為,這不過是前人的歷史局限,豈料今人亦未脫此態(tài),總想借曾國藩做大文章。史學(xué)難如其意,就利用小說的輿論功能,終至在社會上掀起一場讀曾國藩、學(xué)曾國藩的熱潮。誰能相信,這一度席卷中華大地的“曾國藩熱”,與現(xiàn)實政治、海峽兩岸都毫不相干?唯作者相信,歷史乃嚴(yán)肅的科學(xué),治學(xué)之道亦歷有明訓(xùn),初心依舊,志趣難移,只好沿著自己選擇的道路走下去。
自本書初版以來,有關(guān)曾國藩的研究有了很大進展,作者對曾國藩乃至整個曾國藩軍政集團亦有一些新的認識。唯限于本書體例,難以對近年提出的一些問題展開廣泛探討。故此次修改再版,僅作個別文字與段落上的增刪調(diào)整,所添幕府一章,亦不過填補原書的空白。至于近年學(xué)術(shù)成果的吸收、本人研究心得的表達以及不同學(xué)術(shù)觀點的切磋,只好借助于專題論文和新著。但凡舛誤及不足之處,無論新版舊版、著作論文,皆歡迎批評指正。
- 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傳忠書局版,首卷,第5頁。
- 夏震武:《靈峰先生集》,浙江印刷公司版,第四卷,第56、57頁。
- 同上,第一卷,第1頁。
- 同上,第四卷,第56、57頁。
- 同上,第四卷,第42頁。
- 《湖北革命實錄館武昌起義檔案資料選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卷,第82頁。
- 蕭一山:《曾國藩傳》,1964年臺北版,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