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成長:靈透才華非同凡響
1.筆墨的濃香
總有一種人,可以毫不費力的得到別人望塵莫及的東西,這里面有努力的因素,也有天賦。我們都知道天才靠99%的努力成功的,卻不知道下一句是“還有1%的天賦,而那1%有著決定作用”,而張愛玲寫作上的天賦,好像天生就具備了。
雖然黃素瓊不像一般的慈母一樣,始終照料或坐在兒女們的身邊,但是對于女兒的教育,卻從來也沒有松懈過,在女兒小的時候就教她唐詩、宋詞,即使是遠(yuǎn)渡大洋留學(xué),也仍在電話里和張志沂爭辯女兒的教育問題。
這里有黃素瓊教育的功勞,也與父親張志沂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分不開的。張志沂在李菊耦的教導(dǎo)下,對文學(xué)也是異常的熱愛,除了寫文章外,讀書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里客廳、臥室、書房,都有不少的讀物。張愛玲也經(jīng)常拿起來翻閱,還會與爸爸媽媽商討一番。
從七歲開始,張愛玲就開始正式接觸寫作,除了她孩童的視角,家里的傭人們也是她素材的來源。閑暇的時候,張愛玲經(jīng)常和他們湊在一起,聽他們聊家長里短,說兒女情長,這里面不乏傳奇故事,更是吸引了張愛玲的眼球,每次都想刨根問底地追個徹底。成年后的張愛玲依然對他們有著最初的熱愛,回憶起他們帶給自己的溫暖,依然覺得幸福得不行。
最初的文章,張愛玲就以傭人們的故事為題,這也是她童年文章最基本的風(fēng)格,每篇文章都有一個精彩的開篇,文章的開頭就引人入勝,想要讓人一探究竟。故事的情節(jié)也是一環(huán)套著一環(huán),這在她那個年齡已經(jīng)實屬難得了。而且她每個故事開頭、結(jié)尾的落差之大,有時讓張志沂也為之贊嘆。不過到底是貪玩的年紀(jì),而且文學(xué)的構(gòu)思不太全面,所以很多故事都沒有結(jié)局。
不久后張愛玲依然執(zhí)著地在傭人中間尋找素材,她坐在一角的板凳上,肉乎乎的小手托著下巴,眼神打量著說故事的人,傭人們看著她認(rèn)真的樣子,也都不搭理她,繼續(xù)談?wù)撝_@天的故事是一個櫥子講的:一對姑嫂之間互看不順眼,都想要得到丈夫、哥哥的疼愛,于是兩個人之間開始明爭暗斗的故事。張愛玲聽了以后,沉浸在其中,久久地回味,她覺得有必要把這個精彩的故事寫下來。不過那個時候,她還認(rèn)不全字,傭人們只見一個粉紅色的衣服經(jīng)常穿梭在小姐的臥室和書房之間。
這本書在先生的教導(dǎo)下,依然沒有寫出來,張愛玲只是寫個大概的框架就躊躇不前了,因為她有太多的疑問了,比如:為什么姑嫂會不和睦,嫂子如何設(shè)計殺人等。張志沂知道了張愛玲的想法后,沒有說什么,只是開始禁止傭人們在小姐面前談?wù)撨@些風(fēng)花雪月的故事。
不久以后,張愛玲又迷上了古代英雄的系列故事,比如隋唐英雄傳、大唐盛世等,每次傭人給弟弟講這些故事的時候,張愛玲都會坐在旁邊認(rèn)真傾聽,她覺得坐在戰(zhàn)馬上所向披靡的樣子簡直無人能擋。
在這段時間里,張愛玲經(jīng)常把自己構(gòu)思成古代英雄里的人物,甚至在做夢的時候,都能看到自己在金戈鐵馬的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就連傭人們都嘲笑這位小姐走火入魔了。其實故事有沒有結(jié)尾并不重要,張愛玲這種對文學(xué)的摯愛已經(jīng)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
與此同時,張愛玲的課外書籍也變得豐富了起來,除了《西游記》和部分童話書外,她開始嘗試著閱讀各式各樣的散文、雜談等,在這些知識的澆灌下,張愛玲的寫作能力如同雨后春筍般地成長起來。
在張愛玲八歲的時候,曾經(jīng)寫出了一篇題為《快樂村》的小說,這也是她的第一篇完整的小說,故事里面住了一群快樂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相鄰友好,家庭和睦,族里人一直在愉快地生活著。雖然文章的語言、體裁還有些稚嫩,但她文字間散發(fā)出來的對文字的熱愛,已經(jīng)讓大人們都驚嘆了。
張愛玲還對當(dāng)時的各大報刊投過稿子,不過這些稿子都石沉大海了。張愛玲依然記錄著身邊的故事,靈感來了的時候就寫下來,只不過她不再向報社投稿了。
有一個孤獨的小女孩,她掩飾著內(nèi)心的寂寞,在外人面前泰然處之,久而久之,我們以為她是真正的快樂,直到我們看到她纖細(xì)文字背后的那份悲涼,讀懂她眼角瞬間消逝的那一抹哀愁,我們才明白,原來那時候的她是那么的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