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談論其故土生活的影響之大,并不是信口開河、胡亂一說的。人作為萬物之靈長,之所以能區(qū)別于其他萬物,那是因為人會追求自由的意志,并采取行動,遵循外部的生存環(huán)境,從而獲得生存下去的機會。其實這也是對起初敘述的印證。
當一個人遇到外圍條件變化的時候,他不僅在形體上,且在精神上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倘若史學家們都能秉承這一法則,來整理偉人們的事跡,探索其本源,并將其地方生活的經(jīng)歷參考進去,繼而斟酌考慮,必然會有大的斬獲。
眾所周知,中國的陸地幅員遼闊,南方與北方的地理氣候差異極大。 北方氣候殘酷寒冷、蝕骨穿心,屢遭缺水等諸多自然災害困擾。群山峭壁巍峨高聳,濁水汪洋四處流淌,佳卉良草較為少見,珍禽異獸更是難覓蹤跡。所以北方人自古就有隱忍自律的品性,其文化就多顯淳樸篤實之貌。實際上,北方好多人都為衣、食、注行等基本生活資料疲于奔命,深思遠慮和遠見卓識自然無暇顧及。
與這些形成對比,中國的南方地方氣候溫暖,土地肥沃,天空晴朗,江河清澈見底,空氣新鮮,山水秀麗美好,花鳥蟲魚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中國大詩人杜牧曾對這一景象作詩《漢江》一首,謳歌漢江的風景宜人:
溶溶漾漾白鷗飛,
綠凈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
夕陽常送釣船歸。
詩中體現(xiàn)了大詩人艷羨安逸,性情風流放蕩,不囿于規(guī)則掣肘,超然物外的情懷。就像上詩所寫的那樣,北方人在天性方面,易對浮華之事大肆追求,而南方人得益于天賜之豐饒萬物,有著充足的物質財富,其精神世界也十分豐富。中國六朝時代綺靡繁冗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就是其中一個重要體現(xiàn)。
越中及南方一帶也一度成為中國古代的文化中心之一,虛無玄遠的老莊思想在此大行其道,甚至達到了鼎盛。
后世居住江左的晉代人皈依老莊教諭者數(shù)量眾多,這點也絕非偶然。王陽明深受南方文化的影響,有著恬淡靜退的價值觀傾向。在他一生中,很多進退維艱的時候,他都能選擇脫離凡塵俗世、歸隱于山林壁洞,就是其明證。且不說王陽明耽愛佛教和道教,從其厭世思想也可窺見端倪。
朝廷風云機變,王陽明遭到朝廷奸佞的跋扈陷害,后被貶黜至地方。面對盜賊蜂擁出現(xiàn),且國運日漸衰落,厭世的念頭在王陽明心中逐日增長。這些在王陽明的言行舉止中也能屢次看到。
不為厭世家的緣由
然而王陽明先生終生不做厭世家,而是積極進取,為國效力,其緣由自然與王氏祖上實用活學的祖訓有很大關聯(lián)。
總的來說,有如下三點:
第一,家族忠孝的訓誡淵源深厚。
第二,文武兼?zhèn)?,時代的需要。
第三,豪健明敏,明察事理,有經(jīng)國為民的抱負。
家庭教育極為完備,對王陽明的品行是潛移默化的熏陶。尤其忠孝二道是其精髓所在。王陽明一生不做厭世家是其忠君孝親的人生理念所支撐,尤其是祖母岑氏和父親龍山公王華的教諭,使得王陽明一生不敢也不能厭世,而是投身于社會活動之中報效國家。
據(jù)王陽明傳記資料所載,在其31歲、36歲、37歲、49歲的時候,王陽明上書給皇帝,請求返鄉(xiāng)歸剩然而每當此時,南方便出現(xiàn)騷亂需要出兵征討,在忠君的觀念的驅使下,王陽明總是能臨危受命。例如一次南方發(fā)生騷亂,朝廷找不到前去剿滅的合適人選,于是當時的兵部尚書(即陸軍大臣)王瓊舉薦王陽明帶兵討賊。其實這個時候,王陽明本有意歸省求隱的,但是眼下國難當頭,萬分危急,于是他抑制住了內心厭世的念頭,選擇南下平賊,終立奇功。這就是以上的一個明證。
王陽明性格豪健明敏,卻也喜歡沉思幽靜,這是尋常人所難以做到的。他智力明敏,對佛教和道教的思想頗有心得;能看透人生,但也深知人生的終極意義就是經(jīng)國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