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農(nóng)夫:陰影和惡作劇者(9)

童話中的男性進化史(魔法象閱讀學園ME002) 作者:艾倫·B.知念


惡作劇者的傳承感

零和態(tài)度很容易導致自私。在一個冷酷無情的世界里,為何不能騙就騙呢?對此,《小農(nóng)夫》附帶了一絲不易察覺的警告。原版的《小農(nóng)夫》明確指出小農(nóng)夫村子里其他的人都很富有。因此,小農(nóng)夫用木牛從牛倌那里騙來一頭真牛,是從一個經(jīng)濟條件更好的人那里偷盜。后來,小農(nóng)夫又從磨坊主手里騙取了三百個金幣,這筆錢對后者而言似乎不算什么。(磨坊主家里到處都是蛋糕和烤牛排?。┕适聫念^到尾都沒有提到小農(nóng)夫從比他還不幸的人那里偷東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從沒欺騙過少年兒童。

這個主題雖然不易察覺,但在其他男人的童話中卻較為明朗,例如威爾士童話《漁夫和美人魚》(The Fisherman and the Mermaid)、意大利童話《好吃懶做的弗朗切斯科師傅》(Master Francesco-Sit-Down-and-Eat)、塞爾維亞童話《三個神奇的乞丐》和德國童話《魔鬼的三根金發(fā)》。這些故事證明,成熟男人雖然可以對自己的同輩或條件更優(yōu)者坑蒙拐騙而不受懲罰,但如果他們從年紀較輕或者比自己更不幸的人那里騙取東西,就會遭到毀滅。在一切詭計和欺騙的背后有一條基本法則,那就是傳承(generativity)。按照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定義,傳承就是保護、養(yǎng)育和寵愛下一代(如子女、學生和門徒)的精神。推而廣之,傳承就是對不如己者的慷慨?!缎∞r(nóng)夫》表明,男人可以欺騙那些比自己條件更優(yōu)越的人,但不能對條件不如己者下手——這便是傳奇人物羅賓漢的行為準則。

惡作劇者的傳承性常常是隱而不見的。羅伯特·佩爾頓(Robert Pelton)在分析惡作劇者時強調(diào)了這一點:他們往往看似自私而邪惡,但本質(zhì)上卻站在生命和創(chuàng)造力這一邊。北歐神話中品行可疑的惡作劇者洛基便以戲劇化的方式體現(xiàn)了這一點。洛基用陰謀詭計害死了奧丁的愛子巴爾德爾,后來又設計阻撓眾神將巴爾德爾從冥界帶回世間的努力。根據(jù)北歐神話的記述,洛基還挑起了眾神和惡魔的最終決戰(zhàn),導致世界毀滅。然而,這一步卻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一個新世界將從舊世界的廢墟之中誕生,而巴爾德爾將是新世界的領(lǐng)袖之一。正是由于被囚禁在亡者之國,他才躲過了舊世界眾神全數(shù)走向毀滅的結(jié)局。洛基的陰謀看似陰險邪惡,最終卻帶來了新生。惡作劇者之所以不同于單純的陰暗角色或無腦的野蠻人,正是因為這種隱而不見的傳承性?!侗憋L的禮物》將北風與無情的惡棍區(qū)別開來,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北風的確哄騙了小農(nóng)夫,害他打開金盒,遭到暴徒的毒打。然而,這個無情的玩笑背后卻是幫助小農(nóng)夫的意愿,暴力的表象之下其實蘊含著傳承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