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庭融洽的秘訣

OFF學 作者:大前研一


家庭原本就是每個上班族放松身心的場所。美滿的家庭能讓人專心工作,并且充分地享受周末假日與長假。

然而在很多家庭,父親卻被當做“大型垃圾”來看待,真是令人痛心。在難得的假日,父親想要待在家里,卻找不到自己的活動空間,最后只好隨便找個理由離開家。

據我所知,世界這么大,只有在日本,父親才會遭遇這樣的待遇。在韓國,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很大影響,父權至上是理所當然的。在中國的大家庭中,全家人一起吃午餐的情形也不稀奇。此外,在歐洲、東南亞,父親在家庭中仍有很大的權威。

在美國,被稱為精英的商務人士與日本的上班族一樣,非常忙碌。很多紐約的商務人士在鄰近紐約的新澤西州擁有住宅,但是為了避免上下班的疲憊,在工作日,他們都會住在紐約曼哈頓的公寓,只有周末才會回自己的家。平常他們都無法見到孩子,親子之間的溝通最多只是彼此通電話而已。這些忙碌的商務人士似乎沒有扮演好父親的角色,但是在家里,他們也沒有遭受到“大型垃圾”的對待。這是為什么呢?

在美國的大企業(yè)里,擔任中層以上職位的人,通常都會雇用墨西哥等中南美或菲律賓的移民做家傭。這些全職用人的工作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月薪大約10萬~20萬日元。如果有家庭覺得負擔有困難,就會與其他家庭合聘一個用人,以減少家庭經濟負擔。

因為大部分家務與照顧孩子的工作都交給用人處理,所以在工作日,太太也有可能陪著先生“遷移”。也就是說,夫妻倆可以一起住在市中心的公寓。

當然,也有一些太太白天回到郊外自己的家里處理家務,晚上再回到市中心的公寓陪伴下班的先生。

此外,很多美國家庭還會雇用保姆。在家附近,為初中生和高中生當保姆,一個晚上的收入是1 000~2 000日元左右。請人照顧嬰幼兒是美國的傳統(tǒng),有時候,保姆也會指導孩子做功課。保姆通常都可以自由取用冰箱里的食物,還可以獲得酬勞,因此,很多年輕人都很樂意承擔保姆的工作。

不管是用人還是保姆,都可以減輕太太的工作負擔,確保夫妻兩人的獨處時間。因此,即使是工作日,夫妻也可以一起外出用餐、聊天溝通。相反,假如太太每天都忙于家務,就會累積生活上的壓力,對先生產生不滿。而太太的抱怨可能會影響到孩子,進而降低父親的權威。所以,如果能善用用人及保姆,平日里夫妻倆就能夠一起享受生活,假日里全家人也可以一起度過愉快的休閑生活。如此一來,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先生可以充分地扮演父親的角色。

父親在家庭里具有多重角色。在休閑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家人之間的溝通。父親可以通過散步、旅行、在外用餐等活動,進行親子間的對話。

由于這樣的生活方式,即使平日的工作非常忙碌,美國的先生(父親)也不會被當做“大型垃圾”。在德國等歐洲發(fā)達國家,也有類似的生活方式。我主張日本應該多多吸納外國的移民到家里幫傭,以減輕太太的工作負擔。但是很可惜,這樣的主張卻無法馬上實現(xiàn)。此外,在日本尋找保姆也是相當困

難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創(chuàng)造舒適的家庭環(huán)境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安排每周一次家人聚會的日子,這個日子可以在年初就確定。除了出差之外,盡可能安排定期性的家庭聚會。家人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孩子的開學與畢業(yè)典禮、兒童節(jié)、圣誕節(jié)等特別的日子、周末以及假日,都很適合家庭聚會。

如果以前沒有固定的家庭聚會,現(xiàn)在突然安排,大家或許沒有共同的聊天話題。但是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家人相處的時間固定下來。

在家庭聚會時,全家人應該一起分擔工作,例如物品的采購、餐點的準備,以及餐后的整理等。換言之,父母要讓孩子主動參與進來。此外,用餐的方式也可以多加變化,例如到外面的餐館用餐、到公園野餐等。

在家庭聚會時,父親應該扮演司儀的角色。除了升職的好消息,以及工作轉換等重大事件之外,父親應該避免談論公司的事。另外,職業(yè)棒球與足球等話題也應該避免,因為這些話題與家人都沒有太大的關系。

換句話說,父親應該扮演傾聽者的角色,而不是說話者的角色。在周末及假日,很多平常忙碌的美國父親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父親可以傾聽家人說話,例如太太可能會談論家附近的事情,孩子可能會說學校和同學的事,或者談論自己的興趣與夢想。必要的時候,父親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與經驗,讓彼此之間的對話更加熱烈。

在家里,傾聽高手將會成為好先生、好父親。大家可以回顧一下,在過去一年當中,全家人相處的時間有多少?彼此之間的對話機會有多少?假如這樣的時間與機會并不多,從現(xiàn)在起,就開始安排家庭聚會吧!畢竟,舒適的家必須靠全家人一起努力經營。

取消孩子的房間,確保父親的活動空間 

在家里,你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嗎?

很多上班族下班回到家之后,都在客廳一邊看著電視新聞與體育節(jié)目,一邊懶散地躺在沙發(fā)上休息。晚餐之后,還是繼續(xù)做同樣的事情。因為缺乏與孩子之間的對話,所以孩子也是靜靜地回到自己的房間。太太做完家務,看到先生在沙發(fā)上打瞌睡,就把電視關掉。這個時候,先生可能會半睡半醒地說,“我還在看電視”,然后繼續(xù)睡。

平時,你是否也是如此呢?或許是因為工作很累,所以才會這么做。但是,如果經常讓太太或孩子看到自己倦怠的模樣,太太與孩子對于先生(父親)的體恤與尊敬就會消失。

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先生在家里有沒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先生無法一個人安靜地讀書、學習,只好待在客廳這一“公共場所”。

如果太太是專職的家庭主婦,廚房就是太太最重要的地方。而且,當先生與孩子都出門之后,整個家也是太太的活動空間。雖然每天保持家庭整潔是很辛苦的工作,但是如果只有太太與孩子有自己的活動空間,而先生沒有,那也是不公平的。

19世紀末,象征主義的藝術思潮以法國為中心向周圍擴展開來。簡單地說,那就是將內在的世界象征性地表現(xiàn)出來的想法。每個家庭都是一個顯著的象征場所。想象一下拜訪朋友家里的情景,或許每家房子的格局沒有太大不同,但是空間的使用方法可能全然不同??蛷d可能被改成孩子的房間,或是家庭影院,這樣的差異完全取決于父母的想法。

這樣的功能劃分反映出孩子比較重要的家庭觀念。吃飯的時候,孩子總是姍姍來遲,等到父母大聲呼喊“吃飯了”,孩子才會從房間里出來。如果持續(xù)這樣,孩子可能會誤以為“自己比父母重要”、“自己是家庭的中心”。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恢復正常、愉悅的家庭氣氛,重新設計房間的功能,確保父親的活動空間—書房,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父親擁有自己的書房有以下3個優(yōu)點:

1. 擁有自己的活動空間,可以放松心情。

2. 安心地學習,可以增強工作能力。

3. 讓孩子看到自己學習的樣子,以此作為榜樣。

從家庭的整體考慮,第三個優(yōu)點的效果最大。因為如果家里有書房,在平日的夜晚與周末,孩子都會看到父親工作的身影。如此一來,孩子會產生“原來工作這么辛苦”,“為了家庭,父親真的是很努力”等想法。同時,孩子也會懂得“不只是學生時期,而是一生都要學習”,因而對于接受教育產生良好的印象。此外,當晚餐準備好時,孩子也會到父親書房,請父親出來吃飯。這才是理想的家庭氣氛。

為了確保父親的書房,應該犧牲哪個房間呢?當然是孩子的房間。幾乎所有的家庭都以孩子為優(yōu)先,但是犧牲自己的活動空間而設置孩子房間的做法應該改變。

在孩子的房間里,通常都有“學習書桌”—臺燈、書架、抽屜等都包含在內的整體書桌。

“學習書桌”這種商品,大概只有日本等少數國家才有。歐美的孩子都是利用餐桌、大人的書桌或是在床上讀書,根本沒有孩子專用的書桌。我認為這是日本家庭扭曲的象征。家長為了孩子能夠認真地讀書,而準備孩子的房間,并且購買學習書桌。然而根據各種調查,孩子在家里讀書的時間卻逐年減少。比方說,在家里不讀書的日本初中生比例就高達20%~40%,這樣的結果真的很滑稽。

在自己的房間里,孩子大都只是看漫畫、玩電腦游戲,以及發(fā)送手機短信而已。而且,如果有自己的房間,晚餐之后孩子會躲進自己的房間,這時,孩子的房間反而成為親子之間溝通的障礙。因此,完全沒必要犧牲自己的活動空間,為孩子準備房間。

在重新設定家里房間的功能時,最重要的是夫妻的寢室。其次,就是確保書房的空間。如果夫妻倆都工作,擁有各自的書房是比較理想的。假如有困難,一起共享書房也沒有關系。

在確保書房的空間之后,如果有多余的房間,再考慮孩子的房間。假如只剩下一個房間,而有兩三個孩子,也可以利用多層床。至于學校的作業(yè),只要使用客廳或餐廳的桌子就可以完成。此外,因為父母看得到,桌椅也不是很舒適,孩子就會很快完成作業(yè)。

如果能夠增加孩子待在客廳、餐廳的時間,客廳與餐廳等空間就會成為家庭溝通的場所。同時,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況,也是親子之間對話的好機會。當孩子上大學之后,如果希望能夠更安心地讀書,父母也可以讓孩子自己獨立地過一個人的生活。

父母親以為幫孩子設單獨的房間,可以讓他們充滿邁向明天的活力,卻容易讓孩子失去上進心。因此,與其設孩子房間,不如優(yōu)先為大人設書房,這不但能讓父母在家中感覺到徹底的放松,也能促進孩子自立,因而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