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薦序:讓父母和孩子互相減輕焦慮的最佳心理自助書(4)

青少年抗焦慮手冊 作者:克里斯托弗·威拉德


孩子的心理問題,幾乎90%都出在父母身上

多年來,我所接手的孩子心理問題的案例,幾乎90%以上問題都出在家長身上。尤其我們中國的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說教和管制居多,很容易激起孩子—特別是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說到孩子的壓力大,容易焦慮,真正認同的人不多,真正認同又愿意采取行動的更少,真正認同又覺得應該從自己開始改變來帶動孩子改變的家長那就是鳳毛麟角了。

人,其實真正聽的道理都是自己的道理。無論是成人,還是正處于青春期,有強烈意愿想要獨立的青少年,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自己學習。我們可以邀請、請求,但最有效的還是通過要求自己學習、改變自己從而去影響孩子。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那結果只有一個:你會常常失望和痛苦。

我多年來在親子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抗挫力的實踐表明,單獨教父母或是單獨教孩子怎么來減壓、消除不必要的焦慮,效果并不理想。只有讓雙方一起參與,父母也來練習,效果才會好—特別是媽媽,因為對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孩子教育的主要負責人是媽媽。太多的媽媽自己就非常焦慮,事實上,父母對孩子最深遠的影響是自己情緒的穩(wěn)定。

賓夕法尼亞大學焦慮中心前主任艾爾娜·亞?。‥lna Yadin)博士說,美國焦慮癥患者的比例是18%左右,這是抑郁癥患者比例的兩倍。焦慮癥的整體治療費用高達數(shù)十億美元。在所有的精神疾病醫(yī)療支出中,約有1/3是用來治療焦慮的。而且,焦慮癥患者人群的比例還在繼續(xù)上升。大約有16%的兒童未來的發(fā)展受到焦慮的顯著影響。

在中國,也有關于焦慮癥的許多報道,而且這個人群比例也在不斷上升。焦慮癥患兒在學校會遇到更多的問題(無論是學業(yè)方面還是人際交往方面),長大后有心理障礙的概率也要遠遠高于常人。

而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對孩子在學校、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方面的恐懼和焦慮,往往是:第一,沒有足夠的認識;第二,不知道如何應對;第三,出現(xiàn)嚴重后果時才引起注意。我們需要知道:預防比事后的補救更重要、更有效。

行動才是治愈焦慮的根本

女兒初稿譯成之后,我明顯地感覺到她在對焦慮和壓力的認知和管理上又上了一個臺階。當然作為一本既專業(yè)又接地氣的心理學著作,初稿譯成后,多虧了黃小玉—外交學院英語系畢業(yè),曾任信息產業(yè)部翻譯、國際電聯(lián)翻譯、同聲傳譯、全球靜觀自我關懷認證老師—來做專業(yè)把關,終稿則由我來審定。

如此一波三折,層層把關,最終呈現(xiàn)給大家的就是這樣一本曉暢明白,家長、孩子一起受益的小書了。無論翻到哪一頁,你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練習。那么,還等什么呢?行動才是治愈焦慮的根本,動起來吧!

海藍博士

2017年1月6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