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周 第二天:正視自己的需求(1)

讀完本書,才有力氣完成剩下的夢想 作者:瑪琳·斯基亞帕 塞德里克·布呂吉埃


在《讀完本書,才有力氣完成剩下的夢想》這本書中,第一人稱“我”總是不斷出現(xiàn)。所以你讓自己陷入了疲勞,你的敵人不僅有疲勞,還有你自己。解鈴還須系鈴人,你也是戰(zhàn)勝疲勞的關(guān)鍵。

塞巴斯安,36歲,年輕奶爸

作為一個疲勞的人,我的生活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清楚地意識到了我的疲勞,但是我也知道我根本沒有辦法停止下來。

三十六歲的我是一個十八個月大的寶寶的爸爸,同時還是公司高級職員和一個自信車協(xié)會的主席。而我的太太又經(jīng)常出差,所以不管是停止工作,還是不去照看孩子都是不可能的。自行車協(xié)會又是我一手創(chuàng)辦的,我也不能放棄它。我很矛盾,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解決這一切,停止疲勞。

塞巴斯安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會遇到。明明累得精疲力竭,卻沒辦法放下他們不得不做的事,那些所謂的義務和責任。但是,必須要明白這一點,對抗疲勞并不是停止一切,去過田園生活,而是該干什么干什么,但是要把掌控權(quán)放到自己的手上,限制疲勞對你的影響,不要讓它傷害到你。

因此,我要停止疲勞,并不等于我要停止一切,而是改變對人、對事的看法或者改變周邊的環(huán)境等,從而改變它的影響。

抓住機會

疲勞難道也是一種機遇嗎?

工會成員和音樂療法治療師伊莎貝爾·拉卡東指出:“職業(yè)疲勞可能成為讓我們發(fā)掘自己深層需要的機遇。雖然沒完沒了的工作是造成疲勞的原因,但我們要捫心自問:這份工作能給我?guī)硎裁??做這份工作的時候是苦大于樂,還是樂大于苦?我想要的是什么?什么能讓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到快樂?你必須要在工作中有所取舍,學會放棄,敢于面對你真正的需要!”

和伊莎貝爾一樣,讓·歐德斯也將疲勞看成一次自我重新定位的機會,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

讓·歐德斯,46歲,大學教師、雕刻家

二三十歲的時候,我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做研究、賺錢和得到社會地位上,這些也都是家人和朋友對我的期待。直到我每天精疲力竭,疲于應對,我才意識到會計根本就不是我想做的,我不能一輩子在這棵樹上吊死。我想成為一名雕刻老師,雖然這是我以前從未做過的事。后來,由于太過勞累,我生病了,醫(yī)生說我的壓力太大。我不得不臥床休息,那段時間成為教師的想法一直縈繞在我腦際。要是沒有疲勞,我也不會產(chǎn)生這種想法。它就好像是身體利用疲勞向我傳遞的信息,是不是?

所以,四十六歲的我終于成了一名雕刻老師!以前我的妻子在家里做全職太太,現(xiàn)在為了不讓我們的生活水平下降,她也必須開始工作了。不過這點并沒有造成家庭矛盾,我的太太覺得整天在家照顧三個孩子的生活很無聊。所以我們倆都開始工作了,同時為了減輕經(jīng)濟壓力,我們也搬到了一個小一點的公寓里住。

我需要的是什么?

提前應對疲勞,你要做到下面三點:

●傾聽你的需求

●找到它

●滿足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