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靈魂徘徊在1928年的天空,看到一個輝煌而動亂的年代。
那一年,奉系張作霖在軍閥混戰(zhàn)中失利,從北京撤回東北途中,于皇姑屯車站被日本關(guān)東軍預(yù)先埋設(shè)的炸彈炸死;張學(xué)良“東北易幟”,以示由國民政府統(tǒng)一中國;那一年,林徽因嫁給了梁思成,于加拿大歡宴賓客;那一年,女畫家潘玉良(張玉良)旅法歸來,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引起轟動;那一年,上海大光明戲院由美商投資建成,首映美國影片《笑聲鴛影》,還請了梅蘭芳、包天笑、嚴(yán)獨鶴等揭幕;那一年,北京的文化中心地位在戰(zhàn)亂的影響下漸漸式微,大批文化名人從北京來到上海,文學(xué)巨匠魯迅亦偕同妻子許廣平在虹口安下家來;那一年,年輕的劉吶鷗從日本回到上海,與施蟄存、戴望舒合辦了一份雜志叫《無軌電車》;那一年,政府公布上海市總?cè)丝跀?shù)為271.7萬人,其中外僑人數(shù)47000人,上海成為世界第六大都市;那一年,張愛玲還不叫張愛玲,父親張廷重剛休了姨太太,帶同全家南下,從天津到上海,迎接妻子回國。
黃逸梵回來了,張廷重搬走了——搬去了醫(yī)院戒毒——家里突然寬敞起來,明亮起來,也熱鬧起來,多了許多優(yōu)雅雍容的客人,多了許多諸如鋼琴、油畫這些新的擺設(shè),多了許多歌聲與笑聲。
當(dāng)黃逸梵和一位胖阿姨并肩坐在鋼琴凳上模仿一出電影里的戀愛表演時,小煐笑得打跌,在狼皮褥子上滾來滾去。她是真心快樂,好像從記事以來,這是第一次真正的快樂,因此很多年后都還很清楚地記得:記得姑姑手腕上緊匝著絨線衫的窄袖子,大紅絨線里絞著細銀絲;記得琴上的玻璃瓶里開著花,有香味一陣陣傳來。
家里的一切都是美的巔峰,藍椅套配著舊的玫瑰紅地毯,其實是不甚諧和的,然而小煐由衷地喜歡,連帶的也喜歡英國,因為英格蘭三個字代表著母親的來處,并使她聯(lián)想起藍天下的小紅房子。雖然母親一再告訴她英國是常常下雨的,然而她沒法矯正那固執(zhí)的印象,堅信英格蘭暖麗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