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序:象派的命名者──莫奈(2)

蔣勛破解莫奈之美 作者:蔣勛


一八七四年《日出印象》參加法國官方沙龍的競賽,保守的學(xué)院評審看不懂這張畫,學(xué)院評審長期在昏暗的、閉鎖的、狹窄的畫室里,他們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光如此華麗燦爛,如此瞬息萬變。

莫奈的《日出印象》落選了。那一年莫奈三十四歲,他從十五歲左右就愛上繪畫,從漫畫開始,到十六歲認識了畫戶外海洋天空風(fēng)景的布丹(E. Boudin),開始走向自然,走向光,走向無邊無際遼闊豐富的光的世界。

莫奈會為一次比賽的“落選”失去對光的信仰嗎?

當然不會,莫奈跟幾個一起落選的朋友舉辦了“落選展”,陳列出他們的作品,希望巴黎的大眾可以來看,可以比較“落選”與“入選”的作品。

“入選”的作品都是對古代的回憶與懷舊,一個假想出來的不真實的世界。然而,“落選”的作品展現(xiàn)了當時巴黎現(xiàn)實的生活?;疖囃ㄜ囈呀?jīng)有四十年,工業(yè)革命改變了一個城市的面貌,市民階層乘坐火車到郊外度假,看著一片一片的陽光從車窗外閃爍而過,他們的視覺經(jīng)歷著前所未有的亢奮,速度、節(jié)奏都在改變,視覺也在改變。

像臺北有了最早通蘭陽平原的火車,火車穿行過一段一段隧道,感覺到工業(yè)節(jié)奏的人們就唱起了輕快愉悅的《丟丟銅》那樣活潑帶著新時代精神的快樂歌謠。

莫奈的《日出印象》是工業(yè)革命時期對光、對速度、對瞬間之美最早的禮贊。

《日出印象》展出,大眾看懂了,知道這是他們時代的頌歌。然而媒體記者看不懂,自大與偏見使他們活在過去狹窄的框框里,無法自由思考。

一名自大的媒體記者大篇幅嘲諷莫奈,故意引用他畫的名字中“印象”兩個字,批評莫奈只會畫“印象”。

惡意的嘲諷竟然變成大眾爭相討論的話題,支持莫奈,和莫奈站在同一陣線的藝術(shù)家們因此大聲宣稱:是的,我們就是“印象派”!

莫奈的一張畫誕生了一個畫派,莫奈的一張畫為歷史上一個最重要的畫派命名,現(xiàn)在收藏在巴黎瑪摩丹美術(shù)館的《日出印象》是歷史上劃時代的標志,莫奈是印象派的命名者。

因為莫奈的《日出印象》,印象派在一八七四年誕生了。印象派是當時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畫派,印象派之前,歐洲的繪畫流派大部分局限在歐美的影響范圍。印象派很快成為世界性的畫派,十九世紀末的中國臺灣,就已經(jīng)通過日本的引介,接觸到印象派,活躍于日據(jù)時代的臺灣早期畫家也多半從印象派入手,追求光,追求戶外寫生,追求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晨昏,對同一處風(fēng)景的長期觀察。

莫奈從巴黎搭火車沿著塞納河的河港城市寫生,他在阿讓特港(Argenteuil)進行了長達近十年的寫生,在船屋畫室居住畫畫,貼近水面,更細微地觀察水的反光,記錄下光在瞬息間的變幻,這些經(jīng)驗也都印證在臺灣地區(qū)早期畫家坐火車到淡水畫畫,淡水也是河港市鎮(zhèn),也可以觀察日落的水面反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