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和說服別人有關系嗎?對于這個問題,也許你會覺得難以回答。但是,如果我們問:“性格和命運有關系嗎?”你可能會很快做出“性格決定命運”這樣的回答。我們要說的是,性格既然可以決定命運,那么當然也能決定你的說服結果。
在心理學中,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特征,它表現(xiàn)出一個人的品德,受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影響。性格有好壞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心理學家以個人對社會的適應性為主要參考,把人的性格分為五類:摩擦型、平常型、平穩(wěn)型、領導型和逃避型。摩擦型性格的人一般人際關系緊張,處理問題欠妥;平常型性格的人在態(tài)度、情感、意志、理智等方面的表現(xiàn)都比較大眾化,中規(guī)中矩,沒有特殊表現(xiàn);平穩(wěn)型性格的人對環(huán)境有較好的適應性,善結人緣,人際關系好,但往往被動地適應;領導型性格的人對社會的適應性強,而且能主動適應社會環(huán)境;逃避型性格的人性格內向,不善交際,與世無爭。
由此可以明顯看出性格是影響我們交際的主要因素,它同樣可以影響我們的“說服戰(zhàn)”。自身性格的原因,可能導致我們的說服計劃出現(xiàn)偏差,甚至出現(xiàn)不歡而散的結局。這并不難理解,假設我們是摩擦型性格的人,那么在說服別人的時候,可能會因為說服未果而大發(fā)雷霆,從而導致不歡而散。當然,其他幾種性格類型的人也不排除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傮w來說,我們性格的閘門控制在我們自己手中,何時關閘何時開閘,一定要拿捏得當。
換言之,在說服別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控制自己,不要讓自己性格中不好的一面占據(jù)了主導地位。這個過程或許有些困難,但毫無疑問,大多數(shù)人都能做到。但問題又來了,我們管住了自己,可以讓自己不暴躁,不優(yōu)柔寡斷,那么別人呢?我們有沒有想過,別人的性格也有可能導致不歡而散的結局?
如果對方是一個優(yōu)柔寡斷的人,那么你在說服他的時候,就應該有的放矢,千萬不要給他猶豫的機會。你應該知道,對一個猶豫不決的人,絕對不能使用蠻力。你越是逼得緊,他就越是猶豫,直至最后你的說服計劃徹底失敗。你應該適時地放寬距離,喚起對方內心深處的危機感與沖動感,讓他體會到“時不我待” “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的緊迫感。只有這樣,你才能贏得這嘲說服戰(zhàn)”。
我們都了解自己的性格,熟知自己的說服套路,所以,在“說服戰(zhàn)”開始之前的三秒鐘里,我們一定要把重心放在了解對手上,一定要通過各種渠道,去了解說服對象的性格特征。只有摸清了對方的底,我們才能根據(jù)其性格的特征,制定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對方是猶豫不決型,那么我們就要想辦法喚醒他的沖動感與危機感;對方是愛慕虛榮型,我們就要多多奉承,讓他心滿意足;對方是貪小便宜型,那么我們就不妨“大方”一些,讓他占些“小便宜”;對方是脾氣暴躁型,我們就多點兒真誠,用真心將其感化??傊?,只有摸清了對方的性格特征,我們才能保證“說服戰(zhàn)”不會出現(xiàn)意外,不會出現(xiàn)不歡而散的局面。
留神了!你了解對方性格的時間極其有限,必須在三秒鐘之內搞定。也就是說,你要在三秒鐘內摸清對方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