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立(3)

中國的修養(yǎng) 作者:曹勝高


氣象高曠,是人要不斷修養(yǎng)自我,日新月異地進步,最終做到胸次高邁,視野曠遠。氣象是一個人的氣質(zhì),是一個人全部精神狀態(tài)的外化。林庚先生曾說:走路的時候,一定要抬起頭,能時刻抬起頭的人,是任何困難都壓不倒的。表面上聽,說的是走路的姿勢,實際上說的恰是人的精神氣質(zhì)。韋應(yīng)物《天長寺上方別子西有道》說:“高曠出塵表,逍遙滌心神?!备邥缡且粋€人不要被塵俗的東西蒙蔽了眼睛,也不要被眼前的得失擾亂了胸懷,而是要意識到自己瀟灑出塵的夢想,是需要有不同流俗、不甘平庸的志向推動方才能夠?qū)崿F(xiàn)。從這個意義上說:林庚 先生的話,一是說人要舉止端正,心正則體端,端體則正心,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言談舉止,從容得體。二是要有高拔的情志,不要被塵俗中的油滑、流風遮蔽了高尚的追求,自覺或不自覺地被周圍的俗人和俗事同化。

心思縝密,要通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不斷洞悉人情物理,從無解處求解,從入手處思考,設(shè)身處地,將心比心,將每一個細節(jié)考慮周到。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有“縝密”一品,以“語不欲犯,思不欲癡”為特征,即言辭細密、思慮詳切。這說的是文學,從個人修為來講,需要能夠用心。一生用心,可以成功;一時、一地用心,可以成就;甚至對一個人用心,也會贏得信任。很多人粗枝大葉,不是因為智力不夠,而是因為不掛在心上,不太當回事。要想取得成功,簡單的應(yīng)付顯然不行,凡事都要用心操持、精心設(shè)計。有時遇到一事無成的人時,若要問他:到目前為止,他認真、用心做過什么事?很可能一無是處。而那些做出一些成就的人,哪怕僅僅是考上名牌大學的人,至少有一點是必須有的,那就是一定用心思學習過,而且也把書本當回事,把老師的告誡當回事。從這個角度講,很多成功的人,幾乎不約而同地是完美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那就是有近乎苛刻的標準,有反復思慮、不斷修正的過程。

趣味沖淡,是要人能夠淡定下來。一是在生活上,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住處不必高樓大廈,但要明窗凈幾。金庸先生擔任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杭州市在西湖邊給他一塊地,他拿了2000萬元建了一套別墅,但只住了一個晚上,就捐給杭州市了。他說自己一個平頭老百姓,住這么大的房子不合適。這既是睿智,也是沖淡。由此比較那些炫富、耀富的暴發(fā)戶,他們披金戴銀,奢侈揮霍,真是不知道“三世而斬”的古訓。

二是在心性上,濃艷之處要能淡得下。缺乏自我修養(yǎng)的人,往往需要外在的包裝才能自立;缺少自知自明的人,常常需要前呼后擁才有自信。因而??吹綑?quán)力起貪欲,一旦飽暖思淫欲,沒有沖淡的趣味,富了衰得更快,貴了毀得更早。趣味沖淡就是告訴大家不要有市儈氣、庸俗氣、無聊氣?;t柳綠能淡定,酒色財氣不為所動。

操守嚴明,是要想成大事業(yè)、走向成功必須要有的原則底線。有些官員越做越差,有些商人越做越衰,不是機遇問題,也不是能力問題,是因為沒有了自己的底線。制度從來是保障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隨著制度的完善和社會的透明,一個人時刻在被大家檢驗著。歐陽修 《朋黨論》中說:

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

德不孤,必有鄰,志同道合者做事,雖艱辛而越走越光明。沆瀣一氣者做事,看似捷徑,實則久臨深淵,一時僥幸,隨時災(zāi)禍。一旦沒有底線,墮落的速度是驚人的,他再也不知道哪些事情是不應(yīng)該做的。更何況,以利相交者,必以利相疏。與其留禍患于將來,何不亡羊補牢?多交益友,以道義相砥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