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帝王之家的一朵薄命花。
她的生命里,曾佇立著三位帝王的身影——她的外公是漢文帝,她的舅舅兼公公是漢景帝,她的表弟及丈夫則是功業(yè)輝煌的漢武帝。
千百年來,帝王身后的女人們總是備受世人矚目??墒?,與這樣三位杰出帝王有著密切關(guān)系的她,留給后人的竟只有一個姓氏,連生卒年月都難以確定。她轟轟烈烈的一生,也只凝結(jié)成了后人津津樂道的兩個典故:金屋藏嬌和千金買賦。
她姓陳,正史未留其名,志怪小說《漢武故事》里稱之為陳阿嬌,是漢武帝姑姑館陶長公主劉嫖的女兒。她出生時便是金枝玉葉,成親后即為太子妃,之后更貴為一國之母。
然而,如此顯赫的身世在帶給她榮耀與富貴的同時,也成為桎梏她幸福的枷鎖,使她猶如一只金絲雀,住在黃金打造的鳥籠里,歡歌一曲后便孤獨抑郁至死。
想來在她香魂縹緲的那一刻,她的耳畔回響著的,仍是孩提時他的那一句許諾: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
漢帝重阿嬌,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唐·李白《妾薄命》
那時,她和他還只是御花園里游玩嬉戲的兩個孩子,純真無邪,不諳世事。她的母親館陶長公主原是想將她許給當時的太子劉榮的,只因劉榮之母栗姬不識抬舉拒了婚,而劉徹的生母王娡則聰敏世故,百般迎合討好館陶長公主,為劉徹爭來了這難能可貴的好機會。
于是,便有了被世世代代傳為佳話的一幕:館陶長公主將外甥劉徹抱在膝上,問他:“你長大了要娶媳婦嗎?”劉徹童音朗朗道:“要?。 遍L公主便指著左右宮女侍女一百多人問他想要哪個,他說都不要。最后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劉徹這才笑而答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做金屋貯之也?!?/p>
這樣一句感天動地、如珠玉般華美的浪漫愛情誓言,究竟是小人精劉徹為討好姨母脫口而出的,還是其母王娡暗中授意,想必只有這母子二人心里才清楚吧。但無論如何,這句話說得館陶長公主笑逐顏開,同時更堅定了她和王娡聯(lián)姻、廢太子、立劉徹的決心。
是的,僅是如此,因著波譎云詭的皇宮斗爭,陳阿嬌和劉徹的命運才被父母們安排在了一起,她和他的夫妻緣分由此奠定。但這是幸運,還是不幸?
他們的關(guān)系一開始便籠罩著濃濃的政治陰影,失了愛情應(yīng)有的簡單與純凈,也就注定了難有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
這一切,在一開始便已昭然若揭,陳阿嬌本應(yīng)看得清晰通透。她有一個極善鉆營的母親,那是連中國“立嫡立長”的繼承傳統(tǒng)都能打破,能將十皇子劉徹捧上皇位的女人。按說陳阿嬌應(yīng)該心中了然,七歲便被立為太子的劉徹,將來是要做皇帝,要“后宮佳麗三千人”的,絕難鐘情于她一人。
然而,因為當時的她年紀尚小,更因為館陶長公主自己雖精明,卻未將這份精明成功運用在對她的教導(dǎo)上,她的心終被他那句“金屋藏嬌”的盟誓深深打動了,一寸一寸淪陷下去。她的愛,也在兩小無猜、青梅竹馬的青蔥歲月里漸漸萌生,一日一日情濃如蔭。
而劉徹待她,也一直殷勤周到。打小起,他便對這個疼愛他的表姐心存好感,何況母親一再教他要聽從于她、呵護著她,即使她有些刁蠻任性讓他不悅,他也在感性和理性上皆遷就她、寵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