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后,女性政論者勞拉·艾博爾克維在一封長信中反駁了這個編輯的說法。“盡管他們獻身是高尚的,”她寫道,“但在我看來不應該要求男性做出犧牲而女性坐享其成……人們生存的權(quán)利是平等的,女性身處險境也不能要求男性犧牲或者剝奪男性生存的權(quán)利。”艾博爾克維女士的信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一些人贊成她的說法;愛麗絲·瑪麗·道森寫到“作為女性政權(quán)論者,我呼吁在英國同男性一樣擁有同等的公民權(quán)利”。但多數(shù)人都持反對意見。“男雄們讓女士們免于災難是因為有涵養(yǎng)的白種人自然會優(yōu)先救女性”。這樣的交換觀點反映了人們對泰坦尼克號故事中反映出性別問題持不同觀點,但是重要的是該注意到大多數(shù)觀點都比較保守,而這些卻是當時英國主流媒體中僅有的爭論。
教士查爾斯·F·福爾撒將英國對泰坦尼克號失事的更多看法編成了一本詩集,于1912年中期出現(xiàn)。這本詩集名為《泰坦尼克號失事詩歌頌》,從全英國收集了200多首詩歌,有的出自業(yè)余詩人之手,有的出自專業(yè)的詩人之手。有的詩是第一次面世,而其他的都是在報紙或其他出版物上刊登過了。福爾撒在前言部分寫道:
除了一些詩人佚名之外,這本詩集中所有詩人的名字都標注出來了。提到個人或許會引起爭議;簡單地說這些詩歌的作者有眾所周知的男、女文學家。有博學的詩人、大學老師、教師,從杰出的公立學校校長(無論是過去的還是現(xiàn)任的)到鄉(xiāng)村教師。有職員、鐵路工人、電車售票員、郵遞員、小店老板、工人、農(nóng)村青年。有高齡老人、強健的男人、優(yōu)雅的女人、年幼的學生。
盡管詩的作者形形色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詩的主題卻一致。同樣的主題一遍又一遍地出現(xiàn):船員和頭等艙男性乘客的騎士精神,在可怕的災難前仍堅守自己的責任,對于那些品行高尚的人來說死亡只是從地獄到天堂路上的短暫瞬間。性別和階級,當然還有國籍和種族,是描述英雄行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英雄通常都是男性、特別紳士的盎格魯-撒克遜人。下面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作者是教士費農(nóng)·楊恩:
致船上所有的男性,
你們的機敏支撐著這艘船,
這是上帝的意愿啊——
57
婦女兒童優(yōu)先。
愿永遠都是這樣。
給予是男人的權(quán)利,
接受是女人的回報。
這就是英國!
我們的社會是這樣的不公平——
強者要背負弱者一起前進,
這是位高則任重啊——
婦女兒童優(yōu)先。
??!千萬不要讓古老的騎士精神滅絕!
愿此精神在這個自私、奢華的時代長存!
“堅強些,像個男人一樣離去。”
年輕的英國
男人們將站出來保護你的女孩,
讓“騎士周游”成為現(xiàn)實——
敬仰女人的美麗少女的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