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孛婁 米花
今:爆 米 花
爆米花,變化的是制作工藝,不變的是歡樂情懷。
紅粉美人占喜事
在節(jié)日里制作應景的美食,儼然已經(jīng)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的一部分。作為現(xiàn)代膨化食品的始祖,爆米花就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結(jié)晶。
在吳地,自古就有正月爆米花的風俗。宋代《武陵舊事》記載:“吳俗,每歲正月十四日,以糯米谷爆于釜中,名曰‘孛羅花占’,又名‘卜谷’,以番白多者為勝。”“孛羅”又作“孛婁”,這是吳方言模擬打雷的聲音,故把爆米花稱為“孛婁”。爆米花在其他地區(qū)也同樣是節(jié)日不可或缺的食品?!稄V東新語》載:“廣州之俗,歲終以烈火爆開糯谷,名曰炮谷。以為煎堆心餡。煎堆者,以糯粉為大小圓,入油煎之。”只是這里的爆米花名稱叫做“炮谷”,同樣生動形象地把爆米花制作過程的爆裂聲音形容得非常貼切。
爆米花也曾是用來預測年景好壞的食品,《姑蘇志》云:“又曰卜流,言卜流年也。”清乾隆時李行南竹枝詞《爆孛婁》寫道:“糯谷干收雜禹糧,釜中膈膊鬧花香,今朝孛婁開如雪,卜得今年事事強。”這正如北方在歲末蒸饅頭,看饅頭能否發(fā)酵膨大,以此預示來年運氣好壞。能夠炒制充分爆開的米花,那么也就蘊含著未來美好的希望。清代學者趙翼有一首《爆孛婁詩》:“東入?yún)情T十萬家,家家爆谷卜年華。就鍋排下黃金粟,轉(zhuǎn)手翻成白玉花。紅粉美人占喜事,白頭老叟問生涯。曉來妝飾諸兒子,數(shù)片梅花插鬢斜。”這爆米花場景,也成了古代女子對自己終身大事的一種占卜手段。米花均勻潔白,也是喜事要來臨的美好征兆。
那么古代最初制作爆米花的原料是是什么呢?不是我們想當然的玉米,也不是大米,而是糯米。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中節(jié)物俳諧體三十二韻》自注:“炒糯殻以卜,俗名孛婁,北人號糯米花。”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六:“糯殻爆花名孛婁。”在這些句子里都能找到爆米花是用糯米制作的記錄。而用玉米制作爆米花的時間就比較晚,大約在十六世紀中期,中國開始引進玉米,十八世紀又傳到印度。在大范圍栽種玉米后,爆米花的原料才又增添了玉米這個新成員。
回想爆米花在古代的制作場景,一定是熱鬧非凡。先要把糯米蒸熟晾干,然后一把大鏟在熱騰騰的鐵鍋中不斷翻炒,糯米在高溫中噼里啪啦,陸續(xù)爆開,如花一樣潔白綻放。這樣用糯米制成的爆米花,如果再加入熱蔗糖、芝麻、花生、核桃、食用油,趁熱澆入模具,也就是廣為流傳的美味“炒米糖”—— 也叫“米花糖”。
歡樂爆米花
爆米花的發(fā)明是中國絢爛飲食文化的一個縮影,它具有更加深層次的意義,就是開創(chuàng)了食物的全新加工方式——膨化。
爆米花的發(fā)明,說明中國古代的食品加工不僅僅是食品簡單的加熱作熟,還有通過物理高溫高壓作用原理來改變食物的狀態(tài)和口感,這種加工方式就是現(xiàn)代新興的膨化食品的起源??梢哉f,爆米花是現(xiàn)代五花八門的膨化食品的祖宗。
在物質(zhì)稀缺的年代,圍看爆米花是孩子們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圍著看一個大鐵桶,火紅的爐火、通紅的小臉、激動的神情……在措不及防的時候,"轟"一聲巨響,潔白的爆米花從黑漆漆的鐵桶里嘩啦啦倒了一麻袋,我們一擁而上,幾分錢的收獲是滿滿一衣兜,快樂卻裝滿了童年。
當我們漸漸成人,一度以為爆米花會漸漸遠去,但它卻丟棄掉了原始的面貌,以另一種外來的時尚姿態(tài)出現(xiàn)。爆米花出現(xiàn)的地方,不再是村頭村尾,也不是街頭小巷,而變成了快餐店、電影院、休閑餐廳。爆米花不再具有古代節(jié)日里的豐富寓意,而純粹是休閑生活的一種特征。
在告別傳統(tǒng)的鐵鍋爆米花后,現(xiàn)在的爆米花在加工時,為了讓爆米花的味道更誘人,加入了不少的人造奶油,個別口味的爆米花還會加入一些香精。為了讓爆米花更漂亮,還要往里面加些色素。爆米花的味道也日益豐富,有奶油味、有巧克力味、有草莓味……在爆米花漂亮的外表下卻隱藏著許多危機。人造奶油給我們帶來了多余的能量和反式脂肪酸,額外的能量會讓肥胖離我們更近,反式脂肪酸則會降低體內(nèi)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而人工色素攝入太多可能會引發(fā)發(fā)兒童多動癥。
我坐在電影院里,吃著10塊錢一小包的美國爆米花,懷念起帶著鐵鍋特有味道的傳統(tǒng)爆米花,那些在鐵鍋里出爐的、沒有添加任何有害物質(zhì)的爆米花。我懷念著鼓風機吹得呼呼作響的火焰和那令人害怕而激動的爆炸聲,懷念幾分錢的爆米花帶來的喜悅。在超市里,當我發(fā)現(xiàn)有標屬“傳統(tǒng)炒制”的爆米花,毫不猶豫地買回了家,希望在爆米花里追尋那些遺失在時光里的童年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