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明了眾生的根機(jī),像知道茉莉花的特性般重要

和佛陀賞花去 作者:釋見介


我很喜歡茉莉花的清香。

兒時在鄉(xiāng)下的住家,每回去上廁所,尤其是晚上,總害怕那漆黑的夜色與不可知的角落。所幸父親在廁所外面的土地上種滿了茉莉花,每次進(jìn)出廁所,總聞到淡淡卻清晰的香味,那幽暗里傳來的陣陣清香讓我感到心安,我知道茉莉花在那里。

初夏,我種了三株茉莉,并用木頭圍籬圍了起來,是想尋回童年的味道吧!當(dāng)我把開滿復(fù)瓣與單瓣花蕾的茉莉帶回來那夜,那久違的香氣整夜縈繞、飄散,好像又回到故鄉(xiāng)的童年,那些有茉莉花陪伴的夏夜。

沒幾天,隨著茉莉花香的逐漸變淡,我的歡喜也轉(zhuǎn)為失望與疑惑:“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是這么細(xì)心地在照顧它們??!哪里出了問題嗎?”除了花香消失,花蕾也早早凋謝了,一朵朵蒼白的小花,無聲無息地落在地上,這是怎么一回事?

原來茉莉花要“大肥、大濕、大熱”的環(huán)境,除了需要較多的肥料與水分之外,更需要陽光的照耀!而我的窗臺對它來說,顯得日照不足。

是我不了解茉莉花的特性,花香消失、花蕾早謝等現(xiàn)象正告訴我,它渴望陽光!于是,我把三株茉莉花移到陽光較為充足的走廊,等待茉莉綻放花朵,飄送花香。

知道每個生命的特性,是何其重要!而我們常以自以為是的價值加在對方身上,結(jié)果往往適得其反。

之所以“錯愛”,不就在于不明白對方的“根機(jī)”(特性)嗎?不能針對其特質(zhì),施以善巧方便,空有善意與熱誠,也只能徒勞無功了。此外,知道自己的根機(jī)也同樣重要,才能勾勒藍(lán)圖,自我指引。

當(dāng)我們明了他的根機(jī)后,不可劃地自限,或以先入為主的成見預(yù)先設(shè)定他人。一切都是無常法,都有變化的可能,只要愿意向上、向善,凈化、提升自己,就能在日積月累的努力中,讓生命逐漸圓滿起來。

移到走廊的茉莉花,會不會開花,我并沒有把握。我已針對它“大肥、大濕、大熱”的特性提供適合的因緣,至于何時開花就只好隨緣了。

不過,我更明白,童年的茉莉花早已走遠(yuǎn),是再也回不來了。

心靈小花圃

茉莉花:原產(chǎn)于印度,漢朝時傳入中國,成為家喻戶曉的花卉。夏秋間開放,花朵清雅潔白,香味清芬郁烈,被譽(yù)為“人間第一香”。

根機(jī):“佛法為了適應(yīng)某一時代、某一區(qū)域的根機(jī),佛法就有時代性與區(qū)域性了?!保ā斗鹪谌碎g》印順導(dǎo)師著)

明白眾生的根機(jī):知道每個生命的特性,是何其重要!而我們常以自以為是的價值加在對方身上,結(jié)果往往適得其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