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松原潛伏記
人物:記者A:王俊秀《中國青年報記者》
記者B:張國《中國青年報記者》
記者C:王立三(《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俊秀、張國
第一場
6月5日下午,記者A接到一份匿名舉報信,舉報松原高考會有舞弊,于是叫了B一起深入前線探察情況。
6月6日,二人到達目的地后兵分兩路,一路進入市區(qū),一路到了縣里。不料,舉報人突然失蹤,電話停機,線索中斷。按照舉報信中提到的線索找到某賓館,結果發(fā)現(xiàn)停業(yè)。
A只好通過某報記者聯(lián)系到另一線人,與其在某地接頭,了解大致情況并拿到相關證據(jù)材料。A在離考點較近的賓館住下。飯后去各考點摸底,看到墻上貼著各種售賣作弊器材和答案的小廣告,于是撕了兩張。
B到了縣里,扮成學生混進校園打聽情況,收獲重要情報:兩名老師出售作弊器材被抓獲,還打聽到一個高考移民小某。這位女生看B英俊瀟灑,舉止不凡,與B相談甚歡,對B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甚至對B提出看其身份證的要求都滿口答應。B于是詳細掌握了這名女生的情況:她有兩個身份證,半年前剛從某地到了扶余,她父幫她辦了這里的戶籍,但她連身份證上所寫的地址在哪里都不知道。
B暗喜,為了潛伏任務,他只能辜負這名開朗女生的信任了。
第二場
6月7日一早,A按照小廣告上的電話打過去,第一個呼叫轉移,第二個打通了,但說不知道答案的事,打錯了。正納悶時,電話回過來了,問是不是想要答案,問A在哪里,A說在松原。7:45左右,A給他打過去,說剛才說話不方便。對方說松原買的挺多的。告訴A全套答案一萬五,單科數(shù)學六千,保證單科130分以上,需要配合器材使用,問A有沒有器材。A佯裝給一個親戚買,器材家屬已經(jīng)在聯(lián)系購買了。他說讓A上QQ,把賬號告訴A,把錢打過去就給A答案。
此時距離考試只有一個小時了,要不要阻止?唯一的辦法就是報案。如果以普通公民身份報案,很難引起重視,只能以記者身份,但這就意味著身份暴露,很難再進行暗訪。
A隨即跟編輯部上線匯報此事,上線認為應該報案。10點左右,上線親自向省教育廳和招生辦報了案。中午12點左右,A隨民警到了松原市公安局寧江第一分局。
A給他們出示了舉報人發(fā)給報社的傳真,并介紹了賣答案的情況,提出希望公安配合將犯罪嫌疑人抓獲。于是,A在公安局的電腦上打開QQ,和原來聯(lián)系過的賣答案的人在QQ上交流,說打款的事,但他此時不再提此事,說弄錯了。當著公安3位民警的面,A再次按照對方撥過來的電話號碼打過去,再次說打款的事,沒想到對方早有準備,跟A說:你叫A吧,是中國青年報的。你找我什么事?
A聽得出來,他就是A早上聯(lián)系的人,他怎么突然叫出了A的名字和單位?而且顯得對一切了如指掌。那一刻,A感覺有些毛骨悚然。
A當場向民警提出質疑,A在舉報之前從未向任何人說起A的名字和單位。公安表示一定會認真調查此事,讓A作了筆錄。一位民警告訴A,這些人很有手段,也許他們購買了一套器材,可以監(jiān)聽到你的所有通話和短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