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希伯來圣經(jīng)(一)

神圣真理的毀滅 作者:哈羅德·布魯姆


公元前一百年左右,一個法利賽人創(chuàng)作了一部傳統(tǒng)叫做《禧年書》 的作品。這個作品很冗長糟糕,名字也華而不實,人們又稱它《小創(chuàng)世記》。這種叫法很奇怪,因為它在篇幅上要比《創(chuàng)世記》長得多,并且還覆蓋了《出埃及記》。我并不喜歡閱讀《禧年書》,但它卻吸引著我,不是因為它所包括的內(nèi)容,而是由于它所排斥的一切。出于一種奇怪的預期考慮,《禧年書》略去了希伯來圣經(jīng)中《創(chuàng)世記》與《出埃及記》里的幾乎所有內(nèi)容?,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內(nèi)容的所有權屬于所謂的耶和華文獻作者,或J作者。 我們就簡單地稱之為J,我們要思考的是,J何以實際上要被那個法利賽人在重述過程中驅(qū)逐出去。

在現(xiàn)代許多圣經(jīng)學者看來,J并非確有其人,他是威爾豪森學派及后人的虛構。J包括了許多文士,這些人拒絕承認隱喻,哪怕它就在眼前。由于巴黎人的偏好,如今討論作者的身份問題未免有些老派,但就像超短裙一樣,作者問題總會卷土重來。我不準備就這方面的理論進行爭辯,因為我相信文學屬于推斷或奇觀的一部分,任何假設于我都足夠好。正如理查德?羅蒂莊嚴地提醒我們的那樣,美國批評乃是實用主義的結果。比之于他的偉大對手,那個假設中的荷馬來,這位最初的J作者更為古老。他獨具一格且影響深遠,從多方面決定了所有的人——猶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及現(xiàn)世主義者。J講述故事,荷馬亦然,我們無法判斷他倆在敘事實力方面的高下優(yōu)劣。我們只能說,《創(chuàng)世記》與《出埃及記》、《伊利亞特》與《奧德賽》奠定了文學的力量或崇高,以后我們就用這種衡量標準去估價但丁和喬叟、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托爾斯泰和普魯斯特。

沒有兩個強力作家像J與荷馬那樣迥然有別。寫下這句話后,我得想到托爾斯泰,他宣稱有意與二者相似。但托爾斯泰與他倆的相似點是各各不同的?!稇?zhàn)爭與和平》、甚至《哈吉穆拉特》(晚年的托爾斯泰重返他青年時期的疆場時創(chuàng)作的一個短篇小說)給我們的印象是,托爾斯泰像荷馬那樣去描繪戰(zhàn)斗中的人,時而單槍匹馬,時而軍團交鋒,但他的筆下沒有荷馬的那些天神,也沒有人神之間的爭吵。這兩部作品與耶和華文獻敘事暗合的地方是,世界是由耶和華統(tǒng)治的,終極的信心是可能的,但托爾斯泰的作品沒有J那種與眾不同的極端反諷,在卡夫卡的某些創(chuàng)作階段我也發(fā)現(xiàn)了這種反諷。J的反諷既非源于期待與實現(xiàn)之間的反差或鴻溝,也非言此而意彼,它是一種希伯來崇高的反諷,在這種反諷中,那些絕對不相稱的現(xiàn)實相互抵觸,無法和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