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晚課間休息的時候,有個同學談起山口文憲寫的《香港:旅游的雜學手札——出街、街坊、享受》一書,我也馬上買來津津有味地看,后來藏書多年。一九七九年問世的那本書,是無業(yè)日本青年山口在一九七○年代初住在香港一年的紀錄,充滿著香港平民生活的氣息。他屬于“團塊世代”(日本戰(zhàn)后的嬰兒潮一代),一九六○年代末的全球性學運挫折后離開日本,在巴黎漂泊一年,回國的路上偶然停留在香港,被東方之珠迷住的。《香港:旅游的雜學手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作者請一個當?shù)匦〗愦蜷_書包,把里面的私人物品全部拿出來擺在地上拍照。圖片中竟有避孕片,對日本讀者的沖擊可大了,因為保守政治家掌權(quán)的日本當時還沒有解禁這魔法藥。山口在書中介紹的香港平民食品,如叉燒飯、油雞飯等,讀起來挺有吸引力,教我口水流個不停,很想跟他一樣去香港天天吃。但那只是香港,而不是大陸。
一九七○年代初,有些日本青年跟山口一樣流浪世界。他們的圣經(jīng)是小田實的《什么都要看》。一九四九年出生的紀實作家澤木耕太郎,在一九七四年忽然想起“從印度德里坐公共汽車去英國倫敦會怎么樣”而帶著全部財產(chǎn)一千九百美元離開了日本,他的第一站也是香港。澤木后來把前后兩年的歐亞大陸旅游經(jīng)驗寫成長篇游記《深夜快車》共六冊(臺灣版《深夜特急》三冊),一九八六年問世后引起日本年輕人的背包旅游熱。但那是稍后的事情。而且那一代的流浪青年還進不了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