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浪記者

一刀不能兩斷 作者:大仙


在廣州跨越了狗年和豬年,回到北京,人們都忙著過年,首都的大街小巷充滿了節(jié)日氣氛。我閑極無聊,整天瞎混,對我這種閑人來說,過不過年都一樣,閑的人好像天天在過年。

挺懷念在廣州的那段夜生活,每夜泡在酒吧,在“樂與怒”、 綠島”、 紅太陽”,我結(jié)識了一些“流浪記者”。

以前在北京接待過“流浪詩人”,他們抱定“打倒北島”的堅定信念,日夜兼程,向著紫禁城飛奔。而今在廣州見的那些“流浪記者”,或者叫“流浪媒體人”,不像那些“流浪詩人”爭著要做中國詩壇第一人,他們只要求將手里的報紙做得漂亮些,在五羊城玩出文化品位來。

東西南北中,打工到廣東。這些“流浪記者”像個體小作坊,以“自由撰稿人”的田園寫作方式,使廣州地區(qū)的報紙逐漸變得生動起來。

當(dāng)然,他們所效力的還只是一些小報,他們的興趣還停留在文化娛樂圈,廣州報紙的文化娛樂版,在這些闖蕩江湖的“游擊寫手”耕耘下,屢屢出彩。

我以為,寫文章要先給自己起一個響亮的名號,然后再努力使自己的文字配得上這名號。廣州的“流浪記者”很會給自己起名,比如“小李飛刀”、“江南藜果”、“柳步迎風(fēng)”、“胡一刀”。在報紙商業(yè)化初期,這些名號一度威震傳媒江湖。

有一夜跟幾個“流浪記者”在“紅太陽”喝酒,感覺他們特?zé)釔坌侣勈聵I(yè),而且都是背井離鄉(xiāng)的義氣好漢,酒喝得也極爽。

廣州要辦成“國際大都會”,此時正是求賢若渴, 流浪記者”中的精華,正紛紛投奔五羊城,而國內(nèi)媒體的“新聞重心”,假以時日,是否會被這些041一刀不能兩斷活力四射的“流浪記者”推進到南粵?亦未可知,不過,“新聞南移”的苗頭已出現(xiàn)。

我每年必去一趟廣州,感受那里火熱的新聞氣息,碰一下“流浪記者”

手中的酒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