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即刻行動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動)
一、“現(xiàn)在”就是最好的時機
(不管怎樣,只要開始就好)
一件看上去繁難的事,只要開始做了,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美國作家安·拉莫特在寫小說之余也教別人寫作,在每一屆寫作班上,他都會講一個影響了他一生的童年故事。
30年前的一天,安十歲的哥哥正為明天無法交上一份作業(yè)而苦惱。這份作業(yè)是一篇有關鳥類的報告,三個月前就已經布置了,可他直到截止日的前一天都不知道該怎樣動筆。這時,他們的作家父親走過來坐在他的身旁,對他說:“一只鳥接著一只鳥,只要一只鳥接著一只鳥,按部就班地寫?!?/p>
是的,當你覺得不知道怎么寫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開寫好了。哪怕只有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哪怕寫得很糟糕,都沒有關系。只要開始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只要你寫了出來,不管寫得有多差,你都還有機會把它改好。
其他的事情何嘗不是如此呢?
我們內心的懶惰、恐懼和僥幸附帶各種各樣的借口,在本該有的行動之前樹起了重重無形的阻礙。這些心理上的阻礙往往超過了這些行動本身的難度。
縱使一件事情真的很難,你就邁出第一步試試,有何不可?
且不說難的事,就算是一些分分鐘可以解決的小事,我們也會拿出種種借口拖延下去。以前我去物業(yè)拿包裹總要拖上好幾天,要么因為健忘;要么因為覺得這種小事情不值得專門跑一趟,只要出門的時候順便拿一下就好了;要么因為記得拿且愿意拿的時候碰巧物業(yè)又下班了。就這樣一件快遞常拖上幾天、一個星期。有時候網購次數(shù)多,就越發(fā)覺得麻煩了。
有一天我感到不能再這么下去了,突然下了決心:既然這事這么煩,就盡快把它解決掉吧。之后只要一收到包裹送達的短信,我就二話不說跑去物業(yè)那里。雖然與順路拿包裹相比,我多花了一點時間,多耗費了一些體力,但我再也不用去惦記它們了,它們在我的工作記憶里保存了幾分鐘就被徹底清空,別提有多爽。
現(xiàn)在我已經習慣將所有的快遞都第一時間取回。這個習慣又慢慢延伸到買東西上。一想到買什么,只要確定是必需品,就立馬行動,要么去家門口的便利店,要么馬上打開淘寶、京東。要是放在以前,我必定要列個清單,記在紙片上,可這樣又要拖上幾天,甚至拖到我把這張紙片都忘了。這習慣也延伸到洗碗這類惱人的家務。洗一次碗用不上五分鐘,但是洗碗前各種想方設法的逃避、拖延所帶來的心理成本卻比洗碗本身更累,如果家人之間再互相推脫,引發(fā)不和諧就更得不償失了。既然如此,第一時間自覺把碗洗掉,就成了最佳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