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布萊克(1757—1827)

你應該知道的世界文學名家100人 作者:高強


1757年,威廉·布萊克出生于倫敦一個愛爾蘭裔小商人家庭。幼年時,布萊克因為不喜歡學校的壓抑氣氛而拒絕入學,這使他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教育。但他顯示出非凡的繪畫才能,因而被送入一家美術(shù)學校。十四歲時,布萊克拜著名雕刻家詹姆斯·巴塞爾為師。此后,布萊克進入皇家藝術(shù)學院深造。與此同時,布萊克以雕刻謀生,通過與書籍雕印插圖而開始與出版社打交道。在布萊克的一生中,他都身兼詩人與雕刻家兩重角色。

1825年開始,布萊克深受疾病的折磨,他期望在有生之年完成但丁的《神曲》中的插圖工作,并為此忍痛工作,直至去世的前幾天,布萊克仍堅持作畫,遺憾的是這一愿望至死都沒有實現(xiàn)。

1827年8月布萊克與世長辭。

在英國文學史中,布萊克是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但他的一生卻默默無聞,直到他去世后,他的作品價值才得到公認,并名聞天下。

布萊克的作品特點

早期作品多以歡樂、愛情及和諧為主題。盡管后來的作品改變了創(chuàng)作風格及主題,但早期的創(chuàng)作筆法在以后的作品中仍有所保留。通過對詩歌的形式和技巧進行執(zhí)著的改革,對音部與韻尾進行多次大膽的改革試驗,最終確立了新的詩歌風格,并與之前的詩歌傳統(tǒng)徹底決裂。

詩歌表面直白樸素,卻蘊含著美麗而深遠的內(nèi)涵。十分注重個人的幻想而輕視理性。作品運用豐富的想象和幻想,用可視的詞匯表現(xiàn)出所要表達的一切。大范圍地使用象征手法也是作品鮮明的特征。

詩歌對當時的各種社會弊端進行了揭露,為自由而戰(zhàn)是詩歌的主要主題。

布萊克的代表作《天真與經(jīng)驗之歌》

詩歌先從“天真”的角度,表述了一個愉快而純潔的世界,盡管這個世界中也偶有苦難與罪惡。“煙囪清掃者”中的苦難兒童,父母雙亡,被殘酷剝削,卻還心存幻想,把自己最后一線信任放在了他所生活的社會制度上。在《掃煙囪的孩子》的結(jié)尾寫道:“我們就起來拿袋子、掃帚去做工。大清早盡管冷,托姆的心里可溫暖;這叫作:各盡本分,就不怕災難?!边@一切都能激起讀者的強烈感受。

作為對比,又從“經(jīng)驗”的角度描繪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個充滿苦難、貧窮、疾病與戰(zhàn)爭的世界,在筆調(diào)上也極為憂傷壓抑。

通過兩部分的內(nèi)容,反映了詩人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從孩子般的天真狀態(tài)走向成熟的苦澀歷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