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路上寒冷凄涼。
一條狗橫過街道。
不太好懂吧?(全劇見“模仿與創(chuàng)作”一節(jié))當然,你也可以先選擇和朋友去觀賞一次演出。有可能你不會馬上感到“不虛此行”和“值回票價”。你也可能會在某些演出后的座談中聽到這樣的對話:
觀眾與演員的對話:
觀眾:請問你在戲中的(如某個動作、某段臺詞)表示什么?
演員:不知道。導演要我這樣做(說)我就這樣做(說)了。
觀眾與導演的對話:
觀眾:你這個戲跟我以前看過的都不一樣……
導演:我就是要做得跟別人的不一樣。
觀眾:請你說說你的意圖是什么好嗎?
導演:說過了,我就是要做一個跟別人的不一樣的戲。
觀眾:請問你是怎樣的不一樣?
導演:那就看你怎么看啦……
希望這不是你的第一次的看戲經驗。如果不幸被你遇上,希望你有勇氣和耐性再多試幾次。事實上,就我個人有限的看戲經驗來說,大多數這樣的導演常常會 過于自信和自滿,他們“自認為不一樣的呈現(xiàn)形式”,可能早就有不少人嘗試過了。雖然年輕的戲劇工作者能雄心萬丈是好的,但是虛心不夠必然是學習的障礙。
還有,在選擇劇本時最好不要“偏食”,只愛看我們熟悉的東西、只愛用自己熟悉的尺度去衡量一切——這也是一種自滿和障礙。反過來說:如果觀賞者因為 經驗不足而無法進入某些作品,也絕不要自認為“沒有戲劇細胞”而放棄。許多事都是“學到老、做到老”,要有點耐性。戲劇的欣賞和學習也是一樣。
學習戲劇像學習其它技藝一樣:最大的障礙是自滿,最佳的動力是虛心。只要你能發(fā)揮童真的好奇心,你一定能進入戲劇的殿堂。
現(xiàn)在先讓我們來認識“劇本”與“劇場”的面貌,并從“本”開始吧。
劇本的形式
上文說過:戲劇的特色之一是“講故事”(除了20世紀出現(xiàn)的極少數例外),但是講故事并不是戲劇的專利,像許多歌謠、變文、敘事詩、史詩、小說、電影、電視劇、新聞報導等等,都有說故事的因素。現(xiàn)在我們先來看看一首可能大家都讀過的詩——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這是杜甫寫當時戰(zhàn)亂現(xiàn)象的作品之一(大家最熟悉的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他寫的),以第一人稱敘述詩人看到官差捉人的情形,訴說戰(zhàn)爭給 一個家庭帶來的苦難——三個兒子都去當兵了,并且一個已經陣亡,留在家里為孫子喂奶的媳婦連一條好裙子都沒有,最后老婦人被捉去軍中做伙夫。作者在詩里不 但透露出他對這家人的同情,似乎對“吏呼一何怒”的官差也保留了一點人性(他們并沒有帶走喂奶的年輕媳婦或搜查房子)。結尾四句“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 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巧妙地點出老翁的悲哀,以及詩人的無奈心情。
如果杜甫是一位新聞記者,他對這個事件的寫法就不一樣了。他可能會這樣報導:
昨夜有官差去石壕村捉人,老翁跳墻逃走,老婦向官差訴說家中三個兒子都已經當兵去了,并且一個已經陣亡,家中現(xiàn)在只有她與尚在為孫子喂奶的媳婦。她雖然老了,還能為士兵燒飯做菜,愿意立刻跟他們去前線服務。最后官差帶走了老婦人。
這是新聞報導,當然也在講故事,但只是客觀地陳述事實,沒有感情的牽涉,也不加評論。讀起來的感覺就跟上面引述的詩很不一樣了。
另外有一種很常見的講故事文體——小說。假定杜甫是一位同情弱者的社會小說家,他的作品又會不同:他很可能會加進去許多感情而寫出如下的一個極短篇:
昨天晚上,月明星稀,我一個人信步漫游,不知不覺來到一個山村,這時突然飄起毛毛細雨,雨勢很快加大,還夾著雷聲,我看見一棟茅屋中有暗暗的燈光, 便過去求宿。開門的是一個老婦人,我向她說明來意,她便讓我進屋。這時屋里出來一位老翁,說家里非常簡陋,并且問我吃過晚飯沒有,怎么會到這個小地方?我 說在路上已經吃過了,只是路過,有個地方避雨休息一晚就可以了。
正在這時,突然有人大聲敲門,并且還高聲大叫。老婦人緊張地示意老翁快走,老翁便跳窗跑了,老婦人一邊叫著“來了!來了!”一邊看老翁已經逃走,便 去開門。門開時從外面沖進來幾個官差,兇神惡煞似地問老婦人家中的男人在哪里?老婦人說她的三個兒子都當兵去了,并且老二已經陣亡,家里現(xiàn)在只有一個還在 吃奶的孫子和喂奶的媳婦。另兩個官差在東張西望,要進屋內搜查,這時屋里傳出嬰兒的啼哭聲,老婦人求他們不要進去,因為家里窮得使媳婦連一條完好的裙子都 沒有,不敢見人。并且說,她自己雖然老了,還可以去軍隊里替他們燒飯做菜。官差們終于答允,帶著老婦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