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安事變 文戲武做(1)

何應欽新傳 作者:熊宗仁


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和“逼蔣抗日”口號的感召下,由于全國抗日救亡高潮的推動,在廣大東北軍、西北軍愛國官兵的支持下,張學良、楊虎城兩將軍于1936年12月12日凌晨拘捕了正在西安督師“剿共”的蔣介石一行,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的發(fā)生,使南京國民黨內(nèi)部業(yè)已形成的左派、中間派和親日派因各自的利害和出發(fā)點不同,迅速分化為以何應欽為首,有戴季陶、吳稚暉、居正等為骨干的“討伐派”。這一派的支持者是日本帝國主義;另一派是以宋美齡、孔祥熙為首,而得到馮玉祥等人支持的和平解決派。這一派的后臺是英美帝國主義。

事變發(fā)生的當天清晨,何應欽是南京國民黨要人中最早得到消息的人之一。這猶如霹靂般的突然巨變,曾使他驚恐。但震蕩的沖擊波過后,他便派人請來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吳稚暉和軍政部次長熊斌,在他家中分析形勢,商討對策。就在這非正式的碰頭會上,何應欽已定下了武力解決西安事變的基調(diào),同時分派人進行游說和采取應急措施。

何應欽所采取的第一個步驟,就是以“真相不明”為理由,對馮玉祥等可能同情張、楊的人和尚不知情的要員們暫時封鎖消息。第二個步驟便是以“軍事需要”為詞,嚴格新聞檢查,切斷南京與西北的一切通訊和交通,使西北的報紙和張、楊的宣言到不了南京。

當晚,何應欽在家中召開碰頭會。他沒有請馮玉祥到會,但馮氣沖沖地不請自來。何應欽以少有的激動,訴說張、楊的“叛跡”,主張討伐,以維黨紀國法。李烈鈞率先反對訴諸武力,認為當務之急是保證蔣委員長的安全。戴季陶、葉楚傖、朱培德發(fā)言支持何應欽,而陳璧君、陳公博卻出人意料地支持李烈鈞。在談到軍隊調(diào)動指揮權(quán)的時候,有主張歸何應欽的,有推程潛的,有說馮玉祥的。何應欽自度身為軍事委員會五常委之一兼軍政部長,非他莫屬,但緘口不語。戴季陶早與何應欽有所默契,力主軍事應歸何應欽,不讓人們再爭議。早已怒火中燒的馮玉祥,站起身來頂撞戴季陶道:“不成,參謀總長是軍令機關(guān),而軍事委員會尚有辦公廳主任!”下面的話他咽下去了。但與會者都明白,馮玉祥的話外音是除了參謀總長程潛和辦公廳主任朱培德外,尚有我副委員長,豈能輪到何應欽!戴季陶不甘示弱,與馮唇槍舌戰(zhàn)。何應欽正襟危坐,任馮、戴吵了一個多鐘頭。最后,有人提出這是碰頭閑談,不算數(shù),應速到中央黨部召開臨時緊急會議才是。

在中央黨部會上,何應欽才叫人們傳閱了張、楊通電的全文。這一下,給和平解決派提供了依據(jù)。因為張、楊的八大主張說得十分明白,扣蔣是為了抗日,而且保證蔣介石的安全。眼下需緊急討論的該是如何答復張、楊的八大主張,怎么能討論加兵西安?何應欽卻咬定張、楊劫持最高統(tǒng)帥,目無黨紀國法,形同叛逆,不討伐便不足以張法紀。幾乎不等反對者把意見陳述完畢,何應欽就將別人的話頭打斷。會議從12日深夜12時一直開到13日凌晨3時,誰也拿不出一套既可扭轉(zhuǎn)時局,救蔣脫險,又能為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的方案。最后,由于何應欽等操縱了會議,初步?jīng)Q定:張學良撤職查辦,軍隊歸何應欽調(diào)遣。會后,何應欽又催促立即以國民政府名義,發(fā)出對張學良的褫職嚴辦令。一夜之間,何應欽儼然成了南京政府的軸心。

西安事變發(fā)生后,駐洛陽的中央軍師長樊松甫即調(diào)集兵力集中潼關(guān),對西警戒,并電告何應欽、孔祥熙??紫槲醍敿措娏罘筛Γ車谄洹巴诪椴贾?,星速應援”??紫槲醯綔痪?,便摸透了英、美兩國駐華大使的態(tài)度。由于日本對中國得寸進尺的侵略,已經(jīng)直接侵犯了英美集團的在華權(quán)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