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燈直截了當?shù)爻尸F(xiàn)了大都市所謂燈紅酒綠、光怪陸離的摩登生活。自然光對能見度的限制不復存在,農(nóng)業(yè)時代的晝夜分野基本失效。左翼作家茅盾在其著名的小說《子夜》的一開頭,就令人震撼地展示了20世紀30年代南京路霓虹燈的威力:“叫人猛一驚的,是高高地裝在一所洋房頂上而且異常龐大的NEON電管廣告,射出火一樣的赤光和青磷似的綠焰:LIGHT,HEAT,POWER!”這一景象,令一位來自中國農(nóng)村的老鄉(xiāng)紳震驚得喪魂落魄。他乘坐富商兒子的雪鐵龍轎車,打南京路上穿過,霓虹燈帶來的強烈的感官刺激,以致他老人家竟一病不起。古老的農(nóng)業(yè)文明在閃爍不定的霓虹燈光下,終于壽終正寢。這正是現(xiàn)代性文化的一個絕妙的隱喻。
在表現(xiàn)舊上海的電影(如《不夜城》、《萬家燈火》等)中,我們常??梢钥匆娺@樣一些場景:霓虹燈的光芒照亮了十里洋場上紅男綠女的縱情聲色的人生。在大馬路上,摩登女郎濃妝艷抹,激情春光一覽無余。在那里,舞女、歌女、交際花……這些現(xiàn)代都市情欲沼澤中孳生的“惡之花”遍地開放,將舊上海的情欲生活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們是誘使人世過客迷失航向的海妖,用其曼妙的歌聲,唱出了舊上海的全部精神秘密,成為一個時代記憶中的永恒旋律。
而在燈光映掩著的高樓大廈的濃重陰影之下,另一種人生也隱約可見:這些人棲身于城市的陰暗的角落里,像麻雀一樣,終日為生計奔忙。左翼文化界的一大批寫實主義的電影,如《馬路天使》等,深刻地揭示了上海底層的社會狀況,并視舊上海的物欲文化和階級剝削制度為罪惡之源而加以猛烈的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