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這是一支用封建綱常、程朱理學武裝起來的,歷經數(shù)百戰(zhàn)的頑軍。咸豐七年(1857年)王錱戰(zhàn)死,余部由其親屬、部將統(tǒng)率。左宗棠一到長沙招兵,“諸王皆從之”,這就使楚軍有了主心骨。由崔大光等另募的3 000多人雖是臨時招募而成,但其中也有不少久經戰(zhàn)陣的老兵。所以楚軍成軍的時間雖然很短,但卻并非烏合之眾;加上將弁們與左宗棠的特殊關系,所以就成為左宗棠手中一筆可靠的資本。這支楚軍從派系上說,是湘軍的一個支系。
諸將皆募得楚勇,全軍募足預計人數(shù)6 000人,定名為“楚軍”?!俺姟钡拿杺鞒?,曾國藩聽后便不同意,“湘軍”的稱呼是后人叫的,當時稱為“湘勇”?!坝隆迸c“軍”的不同之處,在于軍是清朝的“制兵”,即正規(guī)軍;而湘勇不是正規(guī)制軍,而是團練募得的民兵,表示因戰(zhàn)爭發(fā)生,地方召集民兵守護地方,是臨時性的,待戰(zhàn)爭結束即行解散。而金陵被攻破后,湘軍也的確被解散了。
但左宗棠開始便自稱“楚軍”。曾國藩仍讓左宗棠稱“楚勇”,可左就是不聽。他說:“既然是皇帝讓召募,就該是大清朝的軍隊,就該稱軍!”
“楚軍”的名號響亮,召募起來更順利。無知者認為左宗棠真是皇帝欽命的大將。有知者明知左氏違背體制,但也沒有辦法說服他的牛性子。
左宗棠之所以不愿沿用湘軍名號,是因為他向來不甘屈居曾國藩之下,決心自辟乾坤。在楚軍組建過程中,他也確實總結和吸收了湘軍的經驗教訓,從而使楚軍具有一些不同于湘軍的特色。
在士兵來源上,左宗棠改變了楚軍兵勇的籍貫構成,其所部多為“沅、湘、灃、資之產”,即士兵來自湖南各府縣,而不像曾國藩、曾國荃兄弟那樣主要招收湘鄉(xiāng)籍者。左宗棠認為,曾氏兄弟的招兵方法有很大弊病,“無論一縣難供數(shù)省之用,且一處有挫,士氣均衰”實在不高明。在營官的選用上,曾國藩的選材標準是“第一要才堪治民”,他摒棄舊綠營兵將弁和一般武夫,各營“悉以文員領軍”,即所謂“使儒生領農民”。這些封建士人一旦羽毛豐滿,就會像左宗棠那樣另立門戶。因為按照清朝職官制度,文員積功擢升,可由州縣、道府、兩司而巡撫、總督,自行開府統(tǒng)管一省或數(shù)省軍政。其實際權位可以很快比肩甚至超過僅有侍郎虛銜的曾國藩。連曾國藩也哀嘆這些人‘不肯寄人籬下”,“不愿在鄙人一腳下盤旋”。左宗棠則吸取了曾國藩的教訓,在選任營官時是“以勇敢樸實為宗”“多用武人”。在最初的營官中,除親兵隊長張聲恒系農村三家村塾師出身外,其他如羅近秋、黃少春等均為湘軍勇丁出身,朱明亮為地方團練小武官出身。他們大都是以“驍勇”見長的“武夫”。論官職,最大的是副將,其余是游擊、都司、千總等,以后積功升一遷,最高爬到提督,依然歸督撫節(jié)制,也就只能在左宗棠“腳下盤旋”。唯獨營務處(相當于后世的參謀長)由義員主持。正職王開化,系王錱從弟,由他總理全軍營務,副職劉典、楊昌浚,都是與左宗棠一樣恪守程朱理學的“誠篤廉謹之士”。這是出于管理軍隊和參謀軍務的實際需要,但每遇要事,還須由左宗棠“獨斷”,權力仍在他這個主帥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