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構圖及場面調度體現(xiàn)出一種刻意為之的意境,但我覺得太刻意反而會破壞影像的真實感及人物的真實性。
中國電影太多那種偽現(xiàn)實主義的東西,真正電影化的場景很少,我就是要拍出與眾不同的電影。影像不一定就是僅真實性一種,我們要探索電影語言的無限可能,而不是人云亦云。我會拍攝一系列的電影,比如我現(xiàn)在福建跟著一個戲班拍攝紀錄片體驗生活,之后我去拍攝《草臺班子》??匆粋€導演的創(chuàng)作,不是看他的一部電影,而是要看他系列作品中那一脈相承的文化精神。對我來說,這只是我目前在電影語言中想去突破的一個方面。
你對獨立電影是怎樣理解的?在中國目前的政治、經濟、人文環(huán)境都不盡理想的狀態(tài)下,你是怎樣平衡這種關系的?
我想這個問題和最后一個問題一起回答。
拍《草芥》遇到的最大問題是電影工業(yè)制作上的還是來自個體精神上的?
應該是二者兼而有之,中國大陸電影工業(yè)其實還是很落后(可能又說實話了,但愿沒有人不高興),一種是政策制度上的,一種是單純制作層面的,另一種是實物建設上的。中國大陸電影要跟上世界電影潮流,一定要大刀闊斧去改革,而不要瞻前顧后,前怕狼后怕虎。要有一種寬容、自信的心態(tài)。在這種大的背景下,去完成一部電影,遇到的困難可想而知,前期你用數(shù)碼的機器去拍攝,影像的效果就要差一些,比如我去新加坡參加電影節(jié),看到臺灣、印度的電影全是膠片拍攝,所幸的是,經過中國年輕電影導演的努力,這幾年還是在惡劣的條件下,創(chuàng)作了很多真正有意義的電影。
電影最終還是個體精神的輻射,像第五代導演的激情是喪失了,現(xiàn)在有錢有名的。一個第五代導演曾對我說過,現(xiàn)在一個電影沒有幾百萬是不可能拍的。可他們幾百萬的電影也不及人家?guī)兹f拍的電影好。為什么?他們現(xiàn)在與社會接觸很少,沒有感受到中國的真實狀態(tài)。他們早期是好的,但十幾年沒拍出好東西,提前進入老年狀態(tài),整天拍些大片,與商業(yè)社會融在一起。中國電影現(xiàn)在應該做的是啟蒙的工作,而不僅僅是娛樂。社會應該批判性地推動,讓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而不能去麻醉它。
《草芥》里的“痛苦”似乎有被放大的跡象,有一種自我投射的影子,所以看起來會有些形而上,無法更真實、強烈地打動觀眾。
對于個體似乎被放大,但是對于這個世界我覺得恰如其分。電影只是面對一部分觀眾,比如一些現(xiàn)代繪畫,你要所有觀眾都能看懂那是不可能的,《草芥》也有不少觀眾特別喜歡,尤其是一些圈內的專業(yè)人士。
一個社會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批判,就像我們只有看到自己的弱點,感到徹底的痛苦,才能在批判中奮然前行。而我們現(xiàn)在的態(tài)度往往是漠視,是逃避,是壓制。中國的歷史讓人感到特別壓抑,想想因為一個案件就被株連九族,英雄被千刀萬剮,這都是非常殘酷的,歷史總是十分驚人地巧合。我們要做的就是牢記這些慘痛的歷史,讓民族以后少一些苦難。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精華,但也有很不好的地方,比方說專制、壓抑、嗜殺,人與人之間非常殘酷。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人喜歡《三國演義》,這暴露了中國人對君主、對權謀的熱情,類似的還有《孫子兵法》,這些都不知不覺地影響你。還有《水滸》里面的人講義氣,但嗜殺?!都t樓夢》天天風花雪月,不關心國家大事,人都好像活在夢中一樣。《西游記》里的孫悟空神通廣大,什么都行,這也是一種幻想。儒家思想要重新回歸,不能把傳統(tǒng)文化全部打倒。找到痛苦的根源,才是真正的精神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