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艱辛的龍場生活(1)

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xué)智慧 作者:【日】岡田武彥


王陽明是在一個春意盎然的時節(jié)抵達(dá)龍場的。當(dāng)時,他寫了一首題為《興隆衛(wèi)書壁》(《王文成公全書》卷十九)的詩,其中有這樣一句:“鶯花夾道驚春老?!?/p>

由此可見,當(dāng)他抵達(dá)龍場時,正是花開爛漫、燕語鶯啼的好時節(jié)。但

龍場位于貴州省西北部,是僅有土著山民居住的一個小村落,它與中原大地完全不同,是一塊難以想象的蠻荒之地。

只要看一下地圖就會發(fā)現(xiàn),貴州遠(yuǎn)離京城,自古以來就被視作蠻夷之地,一直未曾受中國本土文化的熏陶,自明代開始才在當(dāng)?shù)卦O(shè)置行政區(qū)劃。但幸運(yùn)的是,自從王陽明來到此地,這片蠻夷之地慢慢開始接觸中華文化。

貴州的中心是貴陽,而龍場只不過是貴陽西北的一個小村寨,這里條件惡劣,道路艱險,而且王陽明和當(dāng)?shù)鼐用裾Z言不通?!蛾柮飨壬曜V》曾真實(shí)記錄了當(dāng)時的情形:“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也提到:“居無宮室,惟累土為窟,寢息其中而已。夷俗尊事蠱神,有中土人至,往往殺之以祀神,謂之祈福。”

王陽明初抵龍場,便披荊斬棘,搭建了一間茅草房。茅草房非常小,只有齊肩高,僅夠?qū)捨柯猛緞诶邸M蹶柮饕栽械那G棘為籬笆,墊土為階,臺階非常低矮,若有若無,以致讓人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

茅草房到處都是縫隙,早晨的涼風(fēng)會呼呼地吹進(jìn)來。屋頂鋪著茅草,漏雨是在所難免的,但幸好便于修繕。早晨,可以在茅草房中聽到清澈的潺潺流水聲;傍晚,當(dāng)郁郁蔥蔥的森林變得一片淡黑時,又可以體味那無盡的森林之趣。

龍場的百姓依然過著“與鹿豕游33”的野蠻生活,他們相當(dāng)淳樸,經(jīng)常聚到王陽明身邊,用全然不知所云的語言向他打招呼。漸漸地,王陽明與當(dāng)?shù)厝水a(chǎn)生了骨肉般的親情。當(dāng)?shù)厝嗣刻於紩褪澄锝o王陽明,王陽明也會和他們一起飲酒,有時會喝到酩酊大醉。

關(guān)于這一時期的情況,《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中的記載是這樣的:“先生初至,夷人欲謀殺先生,卜之于神不吉。夜夢神人告曰:‘此中土圣賢也,汝輩當(dāng)小心敬事聽其教訓(xùn)。’一夕而同夢者數(shù)人,明旦轉(zhuǎn)相告語。于是有中土往年亡命之徒能通夷語者,夷人央之通語于先生,日貢食物,親近歡愛如骨肉?!?/p>

王陽明來到龍場之后,不禁想起黃帝和堯帝所處的太古之世,于是寫了一首題為《初至龍場無所止結(jié)草庵居之》的詩,末尾有“緬懷黃唐化,略稱茅茨跡”之句。

太古時期,堯帝的宮殿非常簡陋,臺階是泥土做的,且僅有三層,屋頂是用茅草鋪的,連茅草的穗兒都沒切除。雖然宮殿簡陋,但堯帝的仁德卻令天下百姓感服,他們遵守人倫道德,心平氣和地生活。堯帝的仁德實(shí)在是太偉大了,就像太陽的光輝一樣,人民日日沐浴其中,時間久了就會被同化,也就感受不到恩德的特殊存在了。正如《擊壤歌》中所唱道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十八史略?帝堯陶唐》)

堯帝的理想是“無為而治”,他是一位推行“無為而治”政治思想的偉大君主。

王陽明到龍場之后,感覺這里就如同黃帝和堯帝所處的太古時代的“理想鄉(xiāng)”,因此即使他身處逆境,也能夠隨遇而安。王陽明能夠擁有這樣的心境,全憑他日常不懈的修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