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打碎后現(xiàn)代社會大廳的鏡子,重新定義“活著”的意義。我們將用最偉大的條款,構(gòu)筑新的戰(zhàn)爭。舊式的政治戰(zhàn)爭消耗了二十世紀的人類力量——黑對抗白、左翼對抗右翼、男人對抗女人——它們將會退到暗處。值得我們?yōu)橹窢幒挖A得勝利、能夠為我們贏得自由的唯一一場戰(zhàn)爭,就是人類對抗“酷”機器制造公司之戰(zhàn)。
我們將進攻美國的品牌化,組織起來抵抗壟斷機構(gòu),正是他們擁有并管理“美國TM”。就像“萬寶路”和“耐克”一樣,“美國TM”也把品牌標志撒得到處都是?,F(xiàn)在,抵制“美國TM”的運動即將展開,盛況空前。美國牌的時尚、名流、偶像、標志和景觀,所有的“酷”將不復(fù)存在。我們會干擾它的形象工廠,直到某天這個品牌突然倒下。然后,在舊式消費者文化的廢墟上,我們將重建新文化,打造非商業(yè)化的心臟和靈魂。這將是場聲勢浩大的文化干擾運動,一場體現(xiàn)未來世界思維意識的持久戰(zhàn)。它或許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但是,終有一天,我們能贏得勝利。本書致力于向大家說明具體做法。
想一想,把“文化干擾:讓美國TM不再酷”看作一個品牌重塑戰(zhàn)略——一場一年四季均可展開的降低市場需求的運動。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秋季篇中,評估了人類當前的損失。我們在精神環(huán)境中展開旅程。早在三十五年以前,物質(zhì)環(huán)境就已提出了同樣的警告。當人類的文化生活不再由自然界塑造,而是由人類創(chuàng)造的電氣化的大眾傳媒打造時,這類警告又意味著什么?
在第二部分,冬季篇中,提出問題。美國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都被媒體消費者逮個正著,渾渾噩噩。對商業(yè)人造物品的麻木彌漫了整個后現(xiàn)代時代。自然和真實還能被找回來嗎?
在第三部分,春季篇中,我們探尋革新的可能性。美國精神中的野性真的已經(jīng)被馴化了么?對抗性的文化還有可能存在嗎?我們是否能夠展開另一場革命呢?
在第四部分,夏季篇中,我們瞥見重燃的革命之火后,未來美國可能出現(xiàn)的模樣。
我希望,即便起不了更大的作用,本書至少可以讓你稍作停頓。無論你在哪兒,無論你在做什么,這本書都能起到情境主義者所說的“變化(Détournement)”的作用,即:在日常生活中,為你帶來一系列激動人心的轉(zhuǎn)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