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文化干擾(Culture Jamming)(3)

美國是一個商標 作者:卡勒·拉森


這一刻來臨時,我正在家附近的某個超市的停車場。當時我正把一枚硬幣往購物推車投幣口里塞。突然間,我覺得自己就是個蠢貨。為什么每周都要來這樣一家店塞上二十五美分,換取“特權”來這兒花錢?這家連鎖店死氣沉沉,基本不賣本地生產的鮮貨,還得排長隊付賬!而且,買完東西以后,我還得把手推車推到指定地點——那可是他們的效率專家明令規(guī)定的——然后再把它和其他推車鉤在一起,按下紅色按鈕,取回那該死的二十五美分。

體內的保險絲燒了起來。我停下動作,環(huán)顧四周,確定沒人看我。然后,我摸到錢包里那枚大大的變形的硬幣,用力地往投幣口里塞。還好鑰匙扣上的佛祖保佑,我終于把硬幣塞了進去,堵住了投幣口。我沒有停下來想這么做究竟是對是錯,只是覺得自己的怒氣總算發(fā)泄出去了。然后,我走出超市,走向路口那家專賣蔬菜水果的小店。與過去的幾個月相比,我覺得現在的自己有生氣得多。

后來,我意識到,自己無意中發(fā)現了在現代都市生存的一大秘密:尊重直覺。宣泄自己的憤怒吧。倘若某天怒火從你的靈魂深處涌了上來,別壓制它——引導它、信任它、運用它。你不用時時刻刻都做文明人。如果體制的大磨要把你碾碎,那就把磨的輪子給卸掉。

一旦你開始用這種方式思考和行動;一旦你意識到這種消費者資本主義(consumer capitalism)從本質上講是多么不道德,堵住它又是多么“非不道德”;一旦你了解到這種文明的不服從方式有一段多么長、多么令人尊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甘地、馬丁·路德·金以及亨利·大衛(wèi)·梭羅;一旦你開始相信自己,并把自己看作這個世界上被賦予權力的“人”,而不是只知消費、成天混日子的倒霉蛋,不可思議的事情發(fā)生了,你的憤世嫉俗之情不藥而愈。

如果“酷”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蘇麻”,那“憤世嫉俗”就是毒藥,其副作用是使人麻痹。它是“酷”的黑暗面。我們之所以看太多電視、不關注投票權,部分原因就在于此。正因為“憤世嫉俗”,我們干了多年單調乏味、毫無意義的工作,卻束手無策。正因為“憤世嫉俗”,我們對時間感到無比厭倦,成了自動自發(fā)的義務消費者。

治療“憤世嫉俗”,就是治療后現代社會的不安感。在“憤世嫉俗”之情的另一邊,“自由”正在等待著我們。追求自由就是一切變革,也是這本書的全部目的和內容。

在情境主義者(Situationist)看來,這場變革由來已久。法國哲學運動 (The French philosophical movement) 激化了1968年的巴黎暴亂。那場暴亂預示著一個由消費者資本主義驅使的社會究竟會有何下場。情境主義者的直覺表明,如果把一個人的核心懸掛在一個“景觀社會”里,即一個由人為制造欲望和操縱情感的社會,生活該有多么艱難。情境主義運動的領袖人物居伊·德波(Guy Debord)說:“革命不是向人們展示生活,而是讓他們生活?!弊杂勺栽?、無拘無束是每個人的本能,就像是計算機上的硬連線。就像“性”和“饑餓感”驅使人類一樣,追求自由的信念同樣驅使著人類。這臺驅動器強大無比,難以抵抗,一旦運行,就幾乎不可能停下來。

擁有如此不可抵擋的力量,我們開始進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