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純粹從風格方面考察費迪克的電影創(chuàng)作,它表現(xiàn)出波蘭紀錄片的一種新趨勢,從事件的簡單記錄轉變?yōu)橐环N與觀眾進行的隱晦的、往往具有諷刺意味的互動。而這正是觀眾的認識發(fā)生緩慢但非常清晰的變化的結果。由于當時電影觀眾數(shù)量突然下降,電影放映的總體結構需要重組。隨著電視對社會生活的影響與日俱增,這表明觀眾可以通過電視屏幕與影片進行更親密的接觸。紀錄片作為影院里的“配角”,曾一度反客為主,比電影更吸引觀眾,如今它們又慢慢從電影院里銷聲匿跡。由于商業(yè)廣告開始在影院投放并占據(jù)了較大的時段,給電影做“配角”已經(jīng)難以保證紀錄片的生存。隨著舊式電影放映終止于20世紀90年代初,紀錄片更是完全被排擠出電影院,在這種新形勢下,電視成了唯一的放映渠道。
另一種形態(tài)的紀錄片
電視是一種接收的介質。1987年7月通過的《電影法》打開了在國家體制之外制作和發(fā)行電影的可能性(盡管還需要部級官員許可)。新技術還大大促進了影片數(shù)量和質量的激增。在世界其他地方,二戰(zhàn)以來使用沉重、無聲的35毫米攝像機拍攝的紀錄片已經(jīng)成為歷史,在波蘭很快也將如此。新型的、使用磁帶記錄圖像和聲音的輕型小攝像機使電影有可能突破之前的限制。人們必須學習如何充分利用這個機會,但實踐證明這一過程進展相當迅速,以至于能夠讓波蘭人直接跨越國外的一些必經(jīng)之路?;旧?,他們可以直接吸收他人的經(jīng)驗。
起初,情況相當混亂和不正規(guī)。在九十年代初期,記錄家庭聚會的小型私人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同時嶄露頭角的還有雄心勃勃的格但斯克視頻工作室,它最初是為了給團結工會運動拍攝紀錄片而組建,特殊的波蘭局勢決定了(工作室)必須尋求“格但斯克帕羅丁神父”——這個不受政府控制的天主教組織的幫助,1992年2月以后,在其協(xié)助下該組織得以以天主教電影計劃基金會的名義運行。參與的人成為了運用新技術制作專業(yè)電影的先驅。
當1990年審查制度被廢除之后,除了有限的銷售市場之外,沒有什么能夠阻擋視聽產(chǎn)品的迅猛發(fā)展。當時只有兩個國有電視頻道。 Polsat,第一個全國性的獨立電視臺于1993年正式開播。兩年后,維斯瓦電視臺獲得了跨地區(qū)轉播授權,但只限于波蘭南部,1997年3月后,TVN廣播公司覆蓋了波蘭中部和北部。2005年1月,維斯瓦電視臺并入TVN24,這兩家公司成為了一個全國性頻道。
新的市場形勢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紀錄片制作的顯著增加,因為它們比較便宜,并且能夠快速圓滿地應對各種主題。不幸的是,其結果往往是犧牲了藝術價值。國家電影制片廠還繼續(xù)運行:華沙紀錄電影制片廠(1988年6月在名稱里加了“和劇情片”);羅茲教育電影制作公司(1994年在名稱里加了“和節(jié)目”);以及Czolowka電影制片廠——曾經(jīng)是波蘭陸軍總政治部的一部分(自2009年5月起,已有計劃與華沙紀錄片電影制片廠合并)。其他機構接受委托制作電影和電視節(jié)目,包括1991年破產(chǎn)的Interpress電影制片廠,以及Poltel中央電視電影制片廠(于1974年成立,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尤為活躍)。總的來說,這些制片廠每年制作不同時長的紀錄片約180部。
遺失的碎片
這些作品看似數(shù)目龐大,但題材并不豐富。對電視新聞報道的日常要求被滿足了。而另一方面,那些大制作主要關注的是過去審查制度禁止的話題。這些所謂的“空白點”正在匆匆忙忙地被填寫著,所涉及的主題里我們首先應該提到的就是波蘇戰(zhàn)爭的歷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