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爾認為,《斷背山》使異性戀和非異性戀觀眾都經(jīng)歷了令人愉悅的酷兒時刻。我則認為,這些時刻更像是東方時刻,而非酷兒時刻—或者,還可以說,它們更像是“智”的時刻。電影評論家羅杰·艾伯特(Roger Ebert)提議說,恩尼斯與杰克的關系可能是兩個來自不同宗教的情侶的隱喻,但我則認為,它是有關兩種分別基于意義和形式的哲學的隱喻。李安通過恩尼斯向我們揭示,性既是概念性的,也是語境性的。實際上,恩尼斯的成長過程堅守了孟子的文明的主體性的概念:他變得愛且關照自己的孩子;他漸漸以自己的方式以及一種與更廣大的社會相適應的方式接受了自己的性屬性;他以一種有尊嚴的方式紀念杰克,探訪他年邁的父母,收集他的骨灰,將他的明信片和襯衣留作紀念。盡管他犯了錯,且再也找不到愛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恩尼斯?jié)u漸在生活中做著正確的事,同時又保持了對自己獨特身份的感知。電影結束時的那個場景是,恩尼斯緊握著已被磨損的明信片,將杰克褪了色的襯衣緊貼在胸口,這個場景是一種動態(tài)的信號,表明他疏離且蔑視這樣一個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同性戀和異性戀角色都是為永存的消費主義文化服務的營銷策略。在恩尼斯看來,小小的明信片和杰克那破爛的牛仔襯衣都是令人珍愛的有意義的物品,而非短命的欲望之什。
在這最后一個場景中,李安暗示,人的性別不在于擁有一種明晰的身份(以便成為一個消費者),或是處于一種關系中(譬如婚姻)。相反,性別的本質是從錯誤中進行學習,并且作出道德判斷—科維諾的要旨。這個場景是一次刻畫“性”的頓悟:賦予我們的思想和行動以特征的是內心之事。電影的最后訊息讓我們想起了科維諾的問題:為什么男人不應該擁有親密關系乃至性關系?答案位于科維諾與孟子觀點的綜合之中:因為同性戀和異性戀是道德的存在,是通過“仁”而在倫理上相關聯(lián)的朋友,所以同性戀可以被定義為一種合乎倫理的友情。對男子漢偶像和獨特的靜態(tài)畫面的強調,將西部片、酷兒理論和資本主義捆綁在了一起,并且李安對西部片和同性戀都提供了一種反消費主義的視野。在此場景中,《斷背山》呈現(xiàn)了不同于傳統(tǒng)西部片或酷兒理論所定義的男子性史;它呈現(xiàn)的男子性史暗中參考了孟子和科維諾的思想?!稊啾成健肥且徊看罄斫庵鳎核确莻鹘y(tǒng)的西部片,也非酷兒電影,而是有關同性戀的東方式的西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