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一個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負的領導者。他的志向,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點。在翰林院的頭幾年,曾國藩一心赴在詩詞與理學上,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個好的詞臣。所謂詞臣,就是以詩詞歌賦著稱的臣子。這樣的臣子,在中國古代不少。他們用詩詞來表達人生的理想,揭露與批判社會丑惡,歌頌一切美好的事物。像杜甫所說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純?!彼栽诤擦衷旱那皫啄辏鴩浅V匾曉娫~的研究與寫作,很快即以詩文成名。同時,一心鉆研理學,拜著名理學家唐鑒先生為師,與滿族理學家倭仁亦師亦友,理學造詣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一時期,他的理想、志向體現在他所寫的一些詩歌當中以及家書里。
去年此際賦長征,豪氣思屠大海鯨。
湖上三更邀月飲,天邊萬嶺挾舟行。
竟將云夢吞如芥,未信君山刬不平。
偏是東皇來去易,又吹草綠滿蓬瀛。
這是《歲暮雜感十首》中的一首,詩歌描寫了一位青年英雄氣干云霄的志向。他豪氣沖天,入海屠鯨;他志吞云夢,鏟除君山。另一首詩《感春六首》,同樣表現了一種偉大、豪邁、壯麗的志向。
太華山頂一虬松,萬齡千代無人蹤。
夜半霹靂從天下,巨木飛送清渭東。
橫臥江天徑十里,盤坳上有層云封。
長安秭人誡一見,天子正造咸陽宮。
大斧長繩立挽致,來牛去馬填坑洪。
虹梁百圍飾玉帶,璃柱萬石樅金鐘。
莫言儒生終齷齪,萬一雉卵變蛟龍。
詩里,曾國藩將自己比做太華山上的一棵千萬年的虬松,一直不被人們所發(fā)現,終于有一天,大雨將巨木刮倒,大樹隨著洪水來到繁華的長安,天子腳下,渭水之濱,被正在修建宮殿的匠人發(fā)現,運送到宮殿里,做了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