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樹立寧靜心理形象 1

向曾國藩學領導藝術 作者:周玉柳


靜是領導者需要修煉培養(yǎng)的領導力因素,而忿則是領導者需要摒棄去除的不良因素。領導者思考問題、決策問題、處理問題,需要一個安靜的心境。特別是面臨一些重大問題,一些緊急、突發(fā)性事件,更需要靜。有靜的環(huán)境讓領導者靜靜地思考,那是再好不過的;但是實際的情況是,領導者所處的環(huán)境往往是喧鬧、躁動,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安靜的環(huán)境既不可得,就只有求助于內心的寧靜。所以說,領導者追求的靜主要是內心的寧靜,是一種處變不驚的境界。忿滯是一種不好的心理因素,一旦產生,就可能喪失理智,不顧一切,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曾國藩所要除去的就是心中的莫名的躁動與忿滯,追求的就是內心的寧靜與處變不驚的境界。

不知道什么原因,有一段時間,曾國藩總是發(fā)脾氣,動輒發(fā)火,連他自己都感到莫名其妙。有時,與朋友說著說著,就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言語之間產生出忿滯的話語。有時因為下人不忠,侵蝕他家的錢項,憤憤不平,難以釋懷;有時為了一點很小的原因,大氣脾氣,不能自已;有時坐在馬車上,一個人也生著悶氣;拜訪朋友歸來,馬車夫不在車旁,要他等候,脾氣馬上生出。有時覺得自己發(fā)誓要改變的事情一件也沒有改變,也不自主地憤恨。發(fā)脾氣的時候,不僅自己無法平息下來,就是朋友在旁邊勸導,也沒有用?!坝璐蟀l(fā)忿不可遏,有忘身及親之忿。雖經(jīng)友人理諭,猶復肆口謾罵,比時絕無忌憚?!睂τ谧约旱哪擅麪畹膽嵟?,他自己也感到失態(tài),事后也覺得后悔,但總是控制不住。他分析原因,認為是“由‘忿’字伏根甚深,故有觸即發(fā)耳”。

樹堂昨夜云,心中根子未盡,久必一發(fā),發(fā)則救之無及矣。我自蓄此忿,僅自反數(shù)次,馀則但知尤人。本年立志重新?lián)Q一個人。才過兩天,便決裂至此,雖痛哭而悔,豈有及乎!真所謂與禽獸奚擇者矣。

為什么在1841年到1843年間,曾國藩這么容易發(fā)脾氣,產生憤怒之情呢?我以為根本的原因是他的情商EQ沒有錘煉到位,對自己不滿,對別人不滿,對事情不滿,難以控制自己的感情,難以理智待人待事待物。用曾國藩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素有忿狠不顧氣習,偏于剛惡,既而自究所病只是好動不好靜?!备丛谟凇安缓渺o”。

靜,在古人看來,是一種非常有價值、非常重要的領導力,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圣王之道”?!豆茏印しń罚骸敖^而定,靜而治,安而尊,舉錯而不變者,圣王之道也?!惫茏诱J為,領導者平靜就能處理好問題,國家就會得到治理,這是圣王治國之道。與曾國藩同時代、著名的理學家唐鑒海曾經(jīng)教導曾國藩說:

最是“靜”字功夫要緊,大程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靜”字功夫足。王文成是“靜”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動心。若不靜,省身也密,見理也不明,都是浮的??偸且o。曰:凡人皆有切身之病,剛惡柔惡,各有所偏,溺既深,動輒發(fā)見,須自己體察所溺之病,終身在此處克治。

在他看來,靜是很重要的。靜可以看清楚自身的毛病、修身的問題,哪怕是極其細密的問題,也可以看清;面對棘手的事務需要處理,也能夠看清道理;每一個人總是有偏好、有愛憎、有剛柔,沉溺其中某一方面,就可能導致錯誤。靜是治理他們的良方。這里的靜其實就是情商EQ的中國式代名詞。曾國藩對“靜”字的認識也是很獨到的,他認為:“心靜則體察精,克治亦省力?!毙撵o就能夠體察事物的本質,發(fā)覺事物的精微;處理事情也能夠省力,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他極其推崇“靜”字工夫好的人,而對自己的忿滯之情則給以嚴格的批評,認為這是“認賊作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