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么有人對生活沒有信心?
答:沒有信仰,就等于沒有精神追求。一旦經歷挫折,物質追求的目標得不到實現(xiàn),他們就會對世界失去信心,對生活喪失樂趣。他們沒有人生目標,一旦有挫折,就覺得一切都是灰暗的,任何東西都毫無價值;他們不再愛自己,也不再愛別人,成為一具靈魂脫竅的“行尸走肉”,每天活在沮喪和無聊的氛圍之中,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
很多人都把自己定義為“被害者”的角色。當他們坐在我的面前時,我清楚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臉上寫著“我有冤屈”四個大字。他們遇到了太多的問題,受盡“苦難”,但仿佛所有事情的發(fā)生都是不應該的,是別人在傷害他,而他自己沒有任何責任。
然而,這其實是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境地。換句話說,就像汽車故障一樣,每名駕駛員都會遇到不順利甚至令自己憤怒的情況。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遭遇黑暗、磨難和挫折,諸如被解雇、生意破產、離婚、朋友決裂等不一而足的“人生陰暗面”。但是,沒有哪一類事情的責任是必須由別人來全部承擔的。
每個人的生命都需要一個裂口,不管這個裂口是被別人撕開,還是被自己撕開,都將有陽光照射進來。這就是我的理解,就像在我第一次被FBI的上司“陷害”時他冷冰冰地告訴我的:“你應該感謝我,讓你提前意識到自己的缺陷——太天真了,你是如此容易上當,如果我今天不給你上一課,你在一個月內就會丟掉自己的性命。因此,你應該感謝我,是我讓你補上了自己的缺口?!?/p>
在上司的干擾之下,我沒有完成那次任務,而且差點喪命,在追捕過程中,當我從三樓窗口伸頭探視時,一個黑人青年在樓下用霰彈槍向我射擊。7枚彈片分別擊碎了玻璃和我肩部的木質窗框,并擦著頭皮飛了過去。這是一次巨大的失敗,原因是我的上司在明知有埋伏的情況下,仍然采納了我提供的“假情報”,在決定采取行動時,他不置可否地說:“嗯,那就由你來為這次行動承擔責任吧!”——他要讓我付出代價。
但是,我沒有權力抱怨,而且必須感謝上司。聽起來很詭異嗎?如果你能堅定地認為這是自己必須做的事——去感謝那些為我們制造麻煩的人,你就能夠向更大的困難挑戰(zhàn)了,也就初步具備了堅定的信仰和強大的精神能量,你就不會成為那種輕易屈服的脆弱的家伙。
人們經常會陷入很多沒有意義的“小資情緒”的糾結與憂傷的嘆息中: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好,什么是壞?我為什么如此倒霉呢?我應該如何面對?他們將自己裝扮成憂慮的詩人,每當無法跨越一些關卡時,就尋找和創(chuàng)造體面的退卻理由。
更多的人則患有實質性的憂郁癥,他們對事情的看法總是悲觀的、消極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用來依托——缺乏做事的動力,容易逃跑和在并不嚴重的挫折前突然變得頹廢、失去意志。對這個世界的感覺,他們偶爾悲傷,偶爾空虛,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類活動——必須做或者不強迫的——都提不起興趣,沒有動力。他們有失眠和嗜睡的習慣,容易疲勞,哪怕剛睡足了12個小時從床上爬起來,半小時后可能又想蒙頭大睡了;在工作中,他們也無法集中注意力。嚴重時,他們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或有罪惡感,甚至有自殺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