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們?yōu)槭裁磩?chuàng)造“上帝”?
答:因為人類從誕生開始就需要信仰,我們的靈魂需要一個支柱,需要“上帝”來解釋和仲裁許多人類本身無法掌控的事物,從而說服我們自己。所以,世界各國都有它們自己的“上帝”——西方的基督、耶穌,東方的釋迦牟尼……這些都可以稱為人類心智中至高無上的仲裁者。正因為“上帝”是存在于我們的心智之內的,是思維活動的一部分,因此它無處不在。只要你對這個世界還存在困惑,你就希望有一個無所不能的“上帝”為你遮風擋雨。
隨著文明的發(fā)展,當物質生活不斷地被提升和擴充之后,一個人的信仰或信念就會成為其最具原始動力的道德審判力和精神支柱。從物質層面講,人們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他只需要新鮮的氧氣、適當?shù)目臻g和足夠的食物、水。但是道德、精神以及靈魂的存在,卻在不斷地提示我們——人類是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性的高級動物,并非有了這些物質滿足就可以活得很好。
我們與低等動物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人類能夠運用這種深藏在心智中的道德審判力,判斷真?zhèn)?、是非、對錯,并以此影響自身以及周圍人的行為和心智,來抵御單純依靠物質生存可能帶來的困境、磨難、挫折。
也就是說,人類的心智中為自己塑造的信仰和精神依托,是一種能夠使我們正確地面對物質、更加滿足地生存下去的內在動力。上帝(宗教寄托)的出現(xiàn),為我們的精神世界創(chuàng)造了一種符號,好像小時候父親把手放在你的肩膀上就會帶給你安全感,當母親不在你的視野中你就會放聲大哭一樣。
從猿人直立行走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開始,就有一個問題始終存在:“人為什么活著?”這是人類最初的哲學思考形態(tài),后來逐漸演變?yōu)閷ι?、人以及靈魂本體的思考,比如:
“我們的生命有什么意義?”
“生命有沒有指向性?”
“命運是否已被安排?”
“我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
這是每一個人的思想走向成熟的入門課,我們利用信仰來解決這些問題,為之提供答案(思考源)和論據(jù)(邏輯),從而形成人類社會的最基本的“思想秩序”。
● 宗教信仰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最基本的道德審判力,形成了道德秩序。
“上帝”給予人類的道德審判力的根本就在于是非和對錯的標準,如果沒有統(tǒng)一的信仰,人們又如何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又是不能做的?宗教可以團結最多的力量形成一種氛圍,并干預天性中的“自私因素”,以防它們發(fā)展壯大。
● 宗教信仰促成人與自然、社會與科技的和諧發(fā)展,形成了競爭秩序。
不論是佛教還是基督教,任何宗教都會強調“和諧”——至少是它十分重要的內容。宗教信仰不單純地追求文明的發(fā)展,而是要求人類在自然和科技的發(fā)展中找到平衡,規(guī)定競爭的標準,而不是單純鼓勵“勝者為王”。
每當人類錯以為自己就是自然的主人時,宗教就會及時地站出來或者被利用來扭轉人們的這種“脫軌認識”,告訴你必須按照另一種方式去融入世界。末世論的出現(xiàn)正是對于人類無限擴張的警惕——這最終會給人類自身帶來毀滅性的命運。
其實,人類本就是自然界中的一員,無法凌駕于任何自然形態(tài)之上,必須融入自然才能延長文明壽命。具體到每一個人,你又需要融入各種各樣的組織——它們和“自然”具有相同的性質:權威、神秘、強大而又異常脆弱(需要你的奉獻),你永遠不能背叛心中的“上帝”,所以我們永遠不能脫離“經(jīng)書已規(guī)定好的群體生活”,在各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中生存、發(fā)展。
人類的精神世界將會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提出更多這樣的問題,而能給予我們答案、塑造我們信仰和靈魂的,除了宗教以外,就是我們的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你的信仰決定你的未來,也決定了你生命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