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蘇東坡傳》 第一章 文忠公(5)

蘇東坡傳 作者:林語堂


雷電擊毀石碑一事,使蘇東坡身后的名氣越來越大。他死后的前十年之間,凡石碑上刻有蘇東坡的詩文或他的字的,都奉令銷毀,他的著作嚴禁印行,他在世時一切官銜也全予剝奪。當時有作家在雜記中曾記有如下文句:“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所傳誦。崇寧大觀間,海外蘇詩盛行。是時朝廷禁止,賞錢增至八十萬。禁愈嚴而傳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誦東坡詩,便自覺氣索,而人或謂之不韻?!?/p>

雷擊石碑后五年,一個道士向徽宗奏稱,曾見蘇東坡的靈魂在玉皇大帝駕前為文曲星,掌詩文?;兆谠桨l(fā)害怕,急將蘇東坡在世時最高之官爵恢復,后來另封高位,為蘇東坡在世時所未有。在徽宗政和七年(一一一七)以前,皇家已經(jīng)開始搜集蘇東坡的手稿,懸價每一篇賞制錢五萬文。太監(jiān)梁師成則付制錢三十萬文購買潁州橋上雕刻的蘇東坡的碑文(早已經(jīng)被人小心翼翼地隱藏起來),這筆錢在當時的生活來說,是夠高的價錢。另外有人出五萬制錢購買一個學者書齋上蘇東坡題匾的三個字。這時蘇東坡的詩文字畫在交易上極為活躍,不久之后,這些寶貴的手稿不是進入皇宮成了御覽之寶,便成了富有的收藏家手中的珍品。后來金人攻下京師,特別索取蘇東坡和司馬光的書畫,作為戰(zhàn)利品的一部分,因為蘇東坡的名氣甚至在世時已經(jīng)傳到了塞外異族之邦。蘇東坡的手稿書畫中的精品,有一部分,敵人用車裝運到塞外,同時徽、欽二帝也隨車北擄,竟至客死番邦(當時徽宗已讓位于兒子欽宗)。蘇東坡遺留下的文物未遭毀滅者,也由收藏家運到了江南,始得以保存于天地之間。

蘇東坡業(yè)已去世,有關(guān)時政的感情沖動的爭斗風暴也已過去,南宋的高宗皇帝坐在新都杭州,開始閱讀蘇東坡的遺著,尤其是他那有關(guān)國事的文章,越讀越敬佩他的謀國之忠,越敬佩他的至剛大勇。為了追念蘇東坡,他把蘇東坡的一個孫子蘇符賜封高官。所有這些舉動,都使蘇東坡身后的名氣地位達到巔峰。到孝宗乾道六年,賜他謚號文忠公,又賜太師官階。皇帝對他的天才寫照,至今仍不失為最好的贊詞。到今天,各種版本的蘇文忠公全集上的卷首,都印有皇帝的圣旨和皇帝欽賜的序言。茲將封他為太師之位的那道圣旨轉(zhuǎn)錄于后:

敕。朕承絕學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將興起于斯文,爰緬懷于故老。雖儀刑之莫覿,尚簡策之可求。揭為儒者之宗,用錫帝師之寵。故禮部尚書、端明殿學士、贈資政殿學士、謚文忠蘇軾,養(yǎng)其氣以剛大,尊所聞而高明;博觀載籍之傳,幾海涵而地負;遠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聲。知言自況于孟軻,論事肯卑于陸贄?方嘉祐全盛,嘗膺特起之招;至熙寧紛更,乃陳長治之策。嘆異人之間出,驚讒口之中傷。放浪嶺海,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奪者,祐然之節(jié),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經(jīng)綸不究于生前,議論常公于身后。人傳元祐之學,家有眉山之書。朕三復遺編,久欽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時。君子之道暗而章,是以論世。倘九原之可作,庶千載以聞風。惟而英爽之靈,服我袞衣之命。可特贈太師。余如故。

由此觀之,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則是由于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二則是由于他詩文書畫藝術(shù)上的卓絕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構(gòu)成了他名氣的骨干,他的風格文章之美則構(gòu)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我不相信我們會從內(nèi)心愛慕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孝宗賜予《蘇東坡集》的序言就盛贊他浩然正氣的偉大,這種正氣就使他的作品不同于那些華麗柔靡之作,并且使他的名氣屹立如山,不可動搖。

但是,現(xiàn)在我們不要忘記蘇東坡主要是個詩人、作家。他當然是以此得名的。他的詩文中有一種特質(zhì),實在難以言喻,經(jīng)過翻譯成另一種文字后,當然更難以捉摸。杰作之所以成為杰作,就因為歷代的讀者都認為“好作品”就是那個樣子。歸根結(jié)底,文學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是在于文學所給予讀者的快樂上,但誰又能說究竟怎樣才可以取悅讀者呢?使文學作品有別于一般作品,就在于在精神上取悅于人的聲韻、感情、風格而已。杰作之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風尚所淹沒,甚至歷久而彌新,必然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fā)自肺腑的“真純”,就猶如寶石之不怕試驗,真金之不怕火煉。蘇東坡寫信給謝民師時說:“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論貴賤也?!?/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