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前,經(jīng)濟特區(qū)剛建立時,深圳街頭豎起了一塊大牌子,上面寫了幾個大字:時間就是金錢。這個牌子樹立后,引起很多討論,有人認為它就是宣揚資本主義。但是,“時間就是金錢”最終還是成為深圳改革的標志,留在了中國的歷史上。與之相配套的還有“效率就是生命”,此后,深圳特區(qū)建設創(chuàng)造了“深圳速度”。本文不討論深圳問題,只說說“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的來歷及其意義。
“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出自美國開國元勛富蘭克林。富蘭克林早年辦報、辦印刷廠,自己寫稿,還出版現(xiàn)在人們稱為日歷、臺歷的印刷品。尤其在他出版的日歷上,富蘭克林收集、編寫了大量格言、箴言,向窮人進行道德說教。這件事情富蘭克林做了10年以上。后來,這些分散的內(nèi)容被編成一本書——《窮查理歷書》,被人稱為美國最早的“致富的藝術(shù)”。這本書后來還有很多版本,并以不同的文字在全世界出版,據(jù)說,光是英文版就再版了70次,法文版再版了56次,它幾乎被譯成世界上所有的語言版本,當然包括中文。“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就來自這本書,也因此而傳遍全世界。
那么,富蘭克林是如何解釋這句話的呢?富蘭克林說:“不要浪費時間,也不要浪費錢。要使兩者都得到最佳使用?!薄罢堄涀?,時間就是金錢。請記住,錢是有生產(chǎn)性的。錢可以生錢,這些生出來的錢還可以生錢,周而復始。因此,五先令可以變成六先令,然后七先令三便士,直到變成一百英鎊。錢越多,它就生得越多,以致其增值越來越快。殺死一只母豬的人,即是殺死其成千上萬的后代。丟掉一個五先令硬幣的人,即是丟失了該硬幣所能產(chǎn)生的所有價值:成堆的英鎊?!薄皶r間是最珍貴的財富,浪費時間是最罪惡的浪費。丟失的時間不可以再得。每次我們說我們有時間,其實我們都搞錯了:時間總是太短?!覀兓ǖ舳嗌贌o用的時間來睡覺,而不想想睡覺的狐貍就不去抓母雞,也不想想人們一旦到墳墓里將有機會睡個永恒。你想致富嗎?那你應當同樣多地既想節(jié)省又想到去掙錢?!?/p>
歐洲的基督教,其內(nèi)部的派別也各不相同。以羅馬為代表的叫做天主教,從古羅馬分出去的叫做東正教,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以后又出現(xiàn)了一批新教。西方的新教國家通常比天主教、東正教國家更為富裕。富蘭克林是一個新教徒,他對于財富和工作的態(tài)度,表現(xiàn)了新教徒普遍的宗教信仰,這是歐洲宗教改革的結(jié)果?!妒ソ?jīng)》認為,富人想進天堂,比駱駝穿針眼還難。這一觀點是歐洲宗教改革以前對于財富的主流觀念。宗教改革的一個主要內(nèi)容,就是改變了這一觀點。
伴隨著文藝復興,歐洲宗教改革后出現(xiàn)的各種新教流派,顯著的特點之一是,把財富視為上帝的恩賜,如果一個發(fā)財機會在你眼前,你沒加以利用,就是對上帝的怠慢和侮辱。同時,所有以前被人看不起的下等工作,都成為給上帝增添榮耀的“天職”。這也是韋伯在《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的總結(jié)。簡單來說,中世紀農(nóng)奴制時代,勞動是為領(lǐng)主;宗教改革配合個人權(quán)利等啟蒙思想,勞動的性質(zhì)變了。雖然新教理論上說是為了上帝的榮耀,實際變成為自己。
新教思想的出現(xiàn)對于歐洲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提倡勤奮節(jié)儉。事實上,這種觀念在中國早已形成,因為,中國歷史上的農(nóng)民比歐洲農(nóng)民擁有更多的自由,因此,“為自己而勞動”的觀念在中國早就形成了。歐洲人只是在啟蒙運動后,打破了封建領(lǐng)主的等級制度,才開始讓這一思想在自由人中廣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