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往事 第十一章(1)

北京往事 作者:徐名濤


高文和郝青的結(jié)合緣于這首歌詞。

他不堪回想那身心交瘁的日日夜夜。他在自己的處女作《北京往事》里引用了這首歌詞卻沒有注明出處,小說出版后在全疆乃至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之后,他的精神已近崩潰。一夜又一夜地失眠,黑暗中睜著恐懼的雙眼,想象著這首歌詞的作者某一天在報上揭露自己的抄襲行為。他完全是由于匆忙和疏忽而沒有注明出處的,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恪守著極端的職業(yè)道德,認為抄襲是一種不可原諒的恥辱。正因為如此,高文才沉浸在萬丈深淵之中。當時好多家媒體質(zhì)疑這部書不是他寫的:在遙遠戈壁上的年輕的高文怎么能寫出久遠年代的北京故事?對此他不敢申辯,也無力申辯。

有電影廠要拍攝《北京往事》,高文謝絕了。對高文來說任何涉及《北京往事》的宣傳都使他驚恐萬狀。

高文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癥,科學的說法是妄想型抑郁癥,就是強迫自己承受實際上不存在的恐懼。

從理智上也知道不會有任何事情發(fā)生,歌詞作者遠在湖北,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看到他的這本書。但高文無法驅(qū)除心頭的尖刀。

隨時隨地,只要聽到《真愛》這首歌,高文立即就暈眩氣餒,心如刀絞。

為了解脫,高文后來主動跟郝青聯(lián)系。他牢牢記住了郝青的名字,首先給郝青寄了一本《北京往事》,并坦言在書里引用了她的歌詞。

若干年后高文意識到跟郝青聯(lián)系是他一生中犯的一個大錯,就像一根鋼針精準地揳入榫眼,他畸形扭曲的婚姻生活由此拉開了序幕。

郝青很快就回了信,高文的信是由湖北音協(xié)轉(zhuǎn)的,他沒想到郝青原來在湖北一個小縣的集體企業(yè)當工人,從回信中知道郝青的生活境遇后,他對郝青充滿了同情,當然也有向往。在未見到郝青之前,他的潛意識里一直有這種向往。那時候,他像所有浪漫青年一樣,很容易對遠方的陌生女性想入非非。

郝青在信中傾訴了如何受廠里的同事、領(lǐng)導排擠等等,高文覺得能寫出這么有才氣的歌詞的女性受到排擠也是意料之中的?!皹尨虺鲱^鳥”、“樹大招風”,許多才華橫溢的人對此都有著切身體驗。

讓高文感到徹底釋然的是,高文在小說里引用了她的歌詞非但沒有讓她反感,反而讓她引以為榮。

高文沒想到郝青第二封信中就提出想調(diào)到新疆,離開讓她飽受身心傷害的鬼地方,當然這是指她的家鄉(xiāng)。

郝青在信中傾吐了對美麗神秘的新疆的神往,郝青寫道,她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去新疆旅行,現(xiàn)在,她則更想在那兒生活,讓冰雪皚皚的博格達峰永遠保護她……

當時美國總統(tǒng)里根正在中國訪問,高文在一張報紙上看到里根在人民大會堂的演講,說他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去中國旅行。高文不知為何會把里根的演講和郝青信中的話聯(lián)系在一起,放下報紙的時候神思縹緲而恍惚,想象著跟他通信的姑娘的模樣。高文后來回憶起,在他對她外表形象的想象中始終有兩個極端,郝青在他的想象里不是貌似天仙就是慘不忍睹。

在第三封信中,郝青一覽無余地對高文表達了愛情。郝青的切入口有兩處,一處是那本《北京往事》,一處是新疆。

郝青說看完《北京往事》激動萬分,作者的才華和思想情感久久地震撼著她,使她寢不安席,食不甘味。郝青說她預(yù)感到一個從她懂事時就產(chǎn)生的夢想就要成為現(xiàn)實,那夢想就是嫁給他——《北京往事》的作者。

郝青沒忘記再次表達對新疆的神往。

兩個原因加在一起構(gòu)成了她迫切希望調(diào)至新疆工作的理由。

讓高文微微有些失望的是,對他要求她寄一張“玉照”的事,她在回信中卻只字未提。

高文沒有多想,覺得僅憑她治愈了他的抑郁癥這一點也足以讓他幫這個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