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1年前,我對艾麗婭·克拉姆坦誠,自己有時候還會抱怨“我壓力好大啊”或者“這壓力也太大了”。我已經(jīng)在公眾場合對壓力有害模式宣戰(zhàn),但自己感覺受不了時,舊的思維模式還會乘虛而入。
她想了想,然后說:“是的,我有時也還會說‘我壓力好大啊’,但是,之后我會傾聽自己,停下來想想為什么感覺有壓力。然后我說‘啊哈,我壓力好大啊’!”
現(xiàn)在,我無法轉(zhuǎn)述她說這些時的語調(diào),但簡單來說,完全不像我那個版本一樣無助。相反,她說這幾個字的時候,用的是升調(diào)。我笑了,問克拉姆是不是開玩笑。她說不是,接著以她的觀點解釋說,最有幫助的壓力思維該是靈活的,不是非黑即白:能看到正反兩面,但選擇看壓力的好處;感覺到分神,但還是決定專注在你在乎的事情上。她的感觸是,感到壓力時,做精心的思維轉(zhuǎn)化,比自動的積極思維更有力量。
歸根結(jié)底,我們要注意,所有的壓力思維干預(yù)里,包括我在斯坦福的課程,人們都沒有報告說完全修正了他們關(guān)于壓力的想法。人們一看到壓力的好處,思維轉(zhuǎn)換的益處就會顯現(xiàn)?,F(xiàn)在還不清楚是不是會有關(guān)鍵性的突破,或者更大的思維轉(zhuǎn)化總是帶來更大好處。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收獲是,看到壓力的好處,不需要摒棄某些情況下壓力是有害的意識。思維轉(zhuǎn)換的關(guān)鍵在于允許你秉持更平衡的壓力觀念——少害怕它,相信自己能搞定它,以它為資源更投入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