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臺北,北京,有多遠?(5)

現場:鳳凰記者看見的真實中國 作者:雷宇


微博網友也提到過一件在訪臺時讓她驚訝的事情。在臺北的游覽中,她著急上洗手間,朋友竟帶她到了“總統(tǒng)府”。企業(yè)家馮侖則在拜訪臺灣之后發(fā)出,臺灣“黨無寧日、官不聊生、人民幸福”的感慨。也許就像龍應臺說的:“政府機構、軍事單位從長期霸占的都市核心撤走;庶民歷史重要,因此歷史街區(qū)得到保存;族群意識高漲,弱勢的權力—不論是語言文字還是宗教信仰,得到平等保障;市民參與政府決策,因此城市的改造由市民意愿主導。而民主并非只是選舉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維方式,是每天呼吸的空氣、舉手投足的修養(yǎng),個人回轉的空間。”對臺灣人來說,也許并沒有感到這些有什么特別,但民主真正的影響已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

那次從臺灣回來后,中正紀念館牌匾上“大中至正”四字被拆除,緊接著臺灣大選開幕,馬英九當選為總統(tǒng),陳水扁貪腐案爆發(fā),隨即被投入監(jiān)獄,兩岸開始恢復商談。三年的時間,發(fā)展卻好似超過了十多年。對兩岸來說,這三年也恰是新的起跑點,大陸與臺灣再次收獲了信任與了解。

2008年6月,首都機場專機樓的停機坪上,我與其他400位記者已經等候了兩個多小時。6月的北京早已是一派夏日氣象,太陽投下的灼熱氣浪讓人們無處遁形。與記者們同樣焦灼等待的還有大陸海協會的官員。海協會全稱為“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它注冊為民間團體,其實為大陸官方的涉臺機構,其與臺灣同樣性質的海峽交流基金會第一次面對面的交流始于1993年。在新加坡進行的這次被稱為“汪辜會談”的見面,為走出冷戰(zhàn)陰影的兩岸關系帶來了回暖氣象,但當2000年民進黨執(zhí)政后,這段兩岸間短暫的蜜月期也隨之結束。2008年,隨著馬英九在臺灣大選中獲勝,國民黨重新執(zhí)掌臺灣政壇,兩個機構間的會談再次開啟,并因中斷9年后的重新開啟被稱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臺灣海基會乘坐的澳門航空的班機下午3點左右到達北京,海協會派出了5名副會長到機場迎接?,F場沒有紅地毯,也沒有歡迎致詞,只有大幅橫幅和拿著鮮花的禮儀小姐。面對這樣的歡迎形式是否不夠隆重的疑問,海協會解釋,主要是因為兩會屬于務實的磋商,沒有必要搞得非常煩瑣,不過停機坪屬于專為迎接政要準備的,所以不能說不重視。

這種低調的謹慎似乎也說明了兩岸長期中斷的交流恢復后的小心試探。實際上,在正式會議召開前,臺灣海基會就特別派出一個六人先遣隊來北京商討具體細節(jié),領隊是海基會的副秘書長張樹棣,隨行的有?;鶗麻L室機要高文誠等。先遣隊到達的當天晚上,就和海協會進行了會談,海協會副秘書長馬曉光和國臺辦法制局局長周寧等相同級別人員出席,將近午夜,雙方才算敲定了議程。周末包機和大陸觀光客來臺旅游是這次兩會恢復后首要達成的議題。而兩會未來協商的優(yōu)先議題還將包括擴大小三通、擴大客運包機、海運直航、貨運包機、共同打擊犯罪、金融業(yè)登陸,以及臺灣的國際空間等等。

不過這樣的議題對外界來說其實早無懸念。馬英九贏得臺灣大選后,頻頻向大陸釋放善意,當年5月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問大陸,替馬英九傳話,落實國民黨的競選支票。那次見面,吳伯雄就和當時大陸的最高領導人決定要先經濟后政治、先易后難解決兩岸問題,為兩岸接下來的發(fā)展定下基調。雙方當時達成了周末包機和大陸觀光客來臺的意向。所以兩會的舉行可以說是水到渠成,更多承擔的是一種形式上的作用。

?;鶗韴F到達后,隨即前往釣魚臺參加海協會專門舉行的歡迎晚宴。兩會還互贈禮物,海協的禮物是一個紅色中式花瓶,象征血脈同源,?;亩Y物則是臺灣的一個本土竹雕工藝品,題有“風和日麗”,預祝兩會復談取得成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