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親的來信(3)

太陽底下 作者:羅偉章


你大伯始終沒看我們一眼。我知道,在他心里,是多么瞧不起這種幼稚的把戲??!

我們從青島回到南京,南京吃緊,又躲到江陰鄉(xiāng)下,鄉(xiāng)下也不是避風港,從夜到明,都聽到日軍的炮聲,于是又逃往岳陽,繼之武漢。當武漢風雨飄搖,除你大伯就地登記為流亡學生,聽從賑濟委員會統(tǒng)一安排,別的家人又隨你爺爺逃往當陽。敵軍逼近,又逃往宜昌。宜昌有張自忠將軍鎮(zhèn)守,但他所率的兩個團和特務營,陷入萬余日軍重圍,在南瓜店長山一戰(zhàn)中,張將軍洞穿前胸,以身殉國,手下官兵全部陣亡,宜昌門戶大開。接著逃吧!——事實上,沒等到宜昌陷落,我們就逃了。

老天保佑,我們最終逃到了重慶。只是到重慶之前,在萬縣滯留了很長時間。

萬縣是長江邊上的一座小城。你爺爺讓我在那里繼續(xù)我的學業(yè)。在青島,我可是大名鼎鼎的墨信誼中學的學生,但在萬縣城里,竟找不到一所合適的學校。你爺爺怕我荒疏,將我安插到電報路小學,讓我去跟那些清鼻涕們混日子。沒混多久,日本飛機就尋來了,把萬縣城炸得稀巴爛(“稀巴爛”是川話,多年沒說川話,真有些想它了),人死物傷,貓狗被棄,遍街游走,啼餓號饑……

我們一家幸免于難,又逃到距城9公里的董家?guī)r。

當時,你爺爺已經(jīng)失業(yè),沒有任何收入,你奶奶開了個小面攤,艱難度日。正是在這艱難時刻,你爺爺心血來潮,娶了二房。為不刺激你奶奶,你爺爺沒讓我把他的二房叫二媽,“叫二姨吧。”他說。但這于事無補。自從二房進門,你奶奶就去旁邊租了房子,帶著我,跟你爺爺分開過了。你爺爺左右為難,干脆帶著二房,離開了萬縣。臨行前,他找到我,說:

“我跟你二姨先到合川辦點事,然后去重慶。你跟你媽隨后就來,我會安排船來接你們的。”

你爺爺這一走,就杳無音訊,數(shù)月之后,他也沒安排船來接我們。我在萬縣度日如年,一心想雙臂一張就飛到重慶去。老實說,我并不是想去見你爺爺,而是想見她。

這么長時間過去了,她也應該逃到重慶了吧?我在逃亡途中給她寫過很多信,但一個字的回音也沒收到。當然收不到,她把信寄往哪里呢?到了萬縣,有了一個相對固定的地址,我又寫信給她,依然收不到回音。我估計,她也跟別人一樣,離開了青島,踏上了前往重慶的逃亡路。雖時世艱難,但她父親是工廠主、資本家,只要想活命,不至于想不到辦法。

你奶奶見我魂不守舍的,以為我跟你爺爺一樣,不再愛她了,但她依然將好不容易湊成的幾塊錢塞到我手里,把我送上了去重慶的客輪?!叭フ夷愀绺?,”你奶奶說,“一定要把你哥哥找到!”

我就這樣狠心地走了,留下你奶奶一個人。直到1946年,才去把她接走,一同回了南京。

在重慶,我不僅找到了你大伯,還找到了你爺爺,也找到了她。

她的家人并沒到重慶,她是一個人來的。

如果不是因為對我的愛情,她怎么可能一個人追到重慶!

然而……她已經(jīng)不愛我了。

她愛上了你的大伯。

你大伯到重慶后,到處張貼尋人啟事,她在尋人啟事上看到我的名字,就找到你大伯棲身的文德茶館去了。你大伯在文德茶館做“考客”從全國各地涌來,棲身在茶館里,復習功課備考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大學、復旦大學等內(nèi)遷高校的流亡學生。。文德茶館位于沙坪壩。當年的內(nèi)遷高校,遷往重慶的幾乎占去半數(shù),而落戶沙坪壩的,又占了重慶內(nèi)遷高校的70%,沙坪壩因此成為學術(shù)林立的文化園區(qū),也成為眾多學子追逐和向往的地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