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曉洋給我講過,他收到大伯的電報,感到非常為難。
安靖是誰?多大年紀?在哪里工作?這些基本的信息都沒有,去哪里打聽?
重慶再不是當年9平方公里的半島小城了。即便只有9平方公里,你要從中撈出一條指定的魚來,你試試!那時候又不像現(xiàn)在用網(wǎng)絡管理,去派出所戶籍科查,不是跑一個派出所就行,而是跑遍重慶所有的派出所。他根本做不到,再有時間也做不到。他是一個行動能力很弱的人。你看他除了教書,成天就是讀啊、寫啊、想啊,當然這是他的工作,但同時也表明,他面對現(xiàn)實的行動能力很弱?!拔覐氖澜绲倪吘壗?jīng)過,我以歷史為生活?!薄斗▏贰飞系倪@句話,差不多就是說曉洋的。
對此,他自己也有清醒的認識。他常常給我講到曾祖父那代學者,為把鐵屋子敲開一扇窗,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他們集會結社、辦刊辦報、上街演講、帶隊游行、去衙門理論、闖警署要人,甚至組織義軍,奮起革命。他們總是在行動著。就說李本森教授,領著一群雞鴨牛羊從南京走到重慶,身后有槍炮,頭頂有飛機……這何止是一場壯舉!
學者之名不是那么容易擔當?shù)模藢W問高,還要有風骨。風骨二字十分要緊。動中有風骨,靜中也有風骨。黃明煥教授面對日軍擊杖而歌是風骨,聞一多先生將自己深鎖閣樓同樣是風骨,關鍵是看其中的動機、性質(zhì)和方向。那一代文化人,既是學者、教育家,也是政治家、思想家,對國際國內(nèi)形勢有著深刻的把握;他們中的很多人接受過西方教育,又深受儒家文化熏陶,非常入世,擇業(yè)時,首先考慮的是國家的需要。而現(xiàn)今……要清高,就與政治隔離,要入世,就走向世俗乃至低俗。
這些話,不是此刻我對你說的,是過去曉洋對我說的,因此你不要誤解我是在批評曉洋。
曉洋從來沒有清高過,更沒有世俗過,尤其是沒有低俗過。
相反,他就是太堅持了。盡管他所堅持的,我至今還是疑慮。
歷史給了他一個細節(jié),他就在那個細節(jié)上吊死了……
他不是那種容易“化”的人,一旦認定,要改變起來就非常難。在別人那里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即便是生活上的一些小事,他做起來也像割他的肉。舉個例子說,他把我爸叫杜主任,隨著我倆關系的深入,他至少該叫杜叔叔了,但就是改不過來,鼓起很大的勇氣去改,結果一出口還是杜主任。是在我們結婚之前兩個月,他才叫了杜叔叔。叔叔還沒叫熱,就要把我的爸叫爸,把我的媽叫媽,這還不要了他的命!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只對我爸媽“嗯嗯嗯”的,啥都不叫,惹得我媽怪傷心的。
他很敬重大伯,大伯給了他一個任務,當然要想辦法完成。
但他首先要問清楚那個安靖更具體的情況。于是他又把電話打了回去。
是父親接的,他讓大伯接,父親說大伯散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