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折 鄂爾多斯名片(15)

王者之地 作者:徐劍


2002年,中國政府授予遠(yuǎn)山“中日友好使者”稱號,以表彰他為中國治沙綠化所做出的突出貢獻(xiàn)。2003年,遠(yuǎn)山被授予有“亞洲諾貝爾獎”之稱的“麥格賽賽獎”。2004年2月27日,97歲的遠(yuǎn)山正英先生帶著很多關(guān)于治沙的遺憾,撒手人寰。

晌午的太陽正濃。我徜徉于20萬畝的白楊林中,林地里野草瘋長,小花搖曳。令我驚訝的是,沙山之中竟然有一條河流,河水清澈,終年不枯,讓人忘卻這是在庫布其沙漠腹地。我問恩格貝辦公室主任:“水從何來?是人工河,還是天河?”

“天河啊!”

“咋會呢?”

“咋不會?。∩衬锸裁雌孥E都會發(fā)生。這條天河就是一個奇跡!”恩格貝的辦公室主任告訴我,有一年,庫布其沙漠里下了一天一夜的滂沱大雨;那雨在這個干涸之地,從未見過,雨簾如瀑。雨停之時,彩虹飛渡,他們從被水淹的治沙站的地窩子逃出來時,看見了奇跡的出現(xiàn)——眼前豁然出現(xiàn)了一條天河。河水清凌凌的,有兩三百米寬,幾公里長,從此這條河再沒有干涸過。

“真的?”

“當(dāng)然是真的了,一會兒你就能看到?!?/p>

“簡直不可思議,沙漠本是焦渴之地,怎么會有一條天河驚現(xiàn)人間!”

“作家,你就不懂了吧,沙漠地下其實是最大的水庫?!?/p>

“是嗎?”

“是啊,你跟我們進(jìn)到庫布其沙漠里就知道了?!?/p>

我們坐上了沙漠車,穿越30萬畝的綠洲,往黃色如金的沙山里疾駛。當(dāng)身后的白楊林在我們身后化作一片朦朧時,連綿的沙山便在視野里崛起,猶如一個美女輕解羅衫,胴體如玉。一種原始美的誘惑,讓人浮想聯(lián)翩。

我們棄車步行,沿著美麗的曲線徐緩而行,登上沙丘之頂,極目遠(yuǎn)眺。太陽下的風(fēng)景,沙丘連綿彼伏,美輪美奐。更讓我驚奇的是,那沙山之下的一灣河水,兩邊蘆葦搖曳,野菊芳菲,令人頓悟到這才是人類走出女人生命之孔道的最后出口。

在沙山之上拍下各種各樣的照片后,我們走下沙山,乘坐一艘沖鋒舟,重返恩格貝的林地。輕舟越過萬重沙山,眼底飄去蘆花吹雪,我終于明白了水源可治、水質(zhì)豐沛的道理??晌乙矊Τ俗臎_鋒舟頗有微詞,畢竟泄漏的汽油,星星點點浮在了水面之上,終有一日,沙河也會被污染的。我對陪我去恩格貝的郝海榮副秘書長說:“此地有林有草,有沙有水,美妙之處,勝于敦煌鳴沙山。只是養(yǎng)在鄂爾多斯無人識,總有一天,它會被人識的,游人會熙熙攘攘而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請把這些沖鋒舟從恩格貝的荒漠天河里趕出去吧,換成搖櫓的小木船,既保護(hù)生態(tài),又有原始之美。”

“高見!”郝海榮副秘書長說,“我一定將你的意見轉(zhuǎn)達(dá)給鄂爾多斯市旅游局?!?/p>

棄舟登岸,重回遠(yuǎn)山正英的銅像前,撫摸再三,我仿佛聽到一個靈魂朝著沙海呼喚。信步在刻滿日本志愿者名字的鵝卵石碑墻前,我拍了一張留影,突然覺得遠(yuǎn)山正英可以瞑目了——他的夢想已成真,鄂爾多斯高原已經(jīng)綠滿荒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