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九城 6

國器之和田血玉 作者:浮生輕塵


“你當(dāng)我的鐵口斷陰陽是白叫的嗎?”

“有意思!”楊和義的興致上來了,一把拉住算命先生的手,“你不能走,你先和我說說到底是怎么回事,回頭替我算一卦,只要準(zhǔn),好處少不了你的。”

算命先生一看楊和義公子脾氣上來,無奈的搖搖頭。俗話說,民不與官斗,何況還是這個直管四九城的警察署長家的公子。他把手中的長幡立在墻邊,順手拉著楊和義坐在了街角的一個石墩子上面。

“你聽到剛剛那個客人說自己手頭的東西是什么了嗎?”算命先生問楊和義。

楊和義閉著眼睛琢磨半天,“好像是說柴窯。”

“沒錯,片柴值千金的柴窯。”

“什么意思?片柴值千金。”楊和義有些摸不著頭腦。

“從沒有人見過完整的柴窯瓷,偶爾有人有幸見到,也僅僅是殘碎的瓷片,可就是這個瓷片就價值千金。”

“我的媽呀,那馬老二不是讓一個大寶貝從自己手里溜走了。那個人拿的是真貨?”聽到這兒楊和義激動的渾身一激靈。

“錯不了。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五大瓷窯之首??!”中年文士聲音依舊不溫不火。

“不對,要是這個柴窯這么有名,我不會沒聽說過,好歹我也見識過不少東西。你不會和那個人一伙的,打算蒙我吧。”

“哼。”算命先生冷哼一聲,“黃口小兒,你以為這是大路邊上隨便撿的東西?除了那邊有兩件,你能在全國找到第三件都算你能耐。”說罷,努嘴向北的方向指了指,意思說紫禁城。

“那這究竟是個什么寶貝?”

“傳說這個柴窯是后周時期,為周世宗柴榮燒造瓷器的御窯。但是這種說法也僅能在幾本明代的古書中見的到,具體窯口在哪兒,從來沒人見到過。柴榮曾御定御窯瓷: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以象征未來國運(yùn)如雨過天青。這種瓷器不僅顏色如大雨過后的青天,極其好看。而且燒制技術(shù)特別難,傳說最薄的瓷器胎壁細(xì)如毫發(fā),吹彈可破。”

“天哪,這還真是寶貝。”

“柴窯燒造時間非常短,存世的東西也極其稀少。明代的人偶爾一兩件瓷片,就視做珍寶,作為服飾和帽飾。傳說中的乾隆老佛爺有一件柴窯瓷枕愛不釋手,駕崩后,直接帶進(jìn)的棺材。”

“既然這么罕見,那你又是從哪兒知道的?”

“家傳之秘,恕不便奉告。天色已晚,我也要走了。相逢一場,送你句話:明日午時三刻,進(jìn)一步則生,退一步則死。”說罷,站起身來,拿著立在墻邊的長幡,在楊和義震驚的目光里,消失在人群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