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紅船精神的小說體現(xiàn)

紅船 作者:黃亞洲


作家黃亞洲的這部長篇小說,是他對1919年到1928年這十個春秋的中國革命史的文學把握。讀畢,首先感到的就是重量與恢弘。

概括、描述、判斷這紛繁復(fù)雜的十載風云,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檢索當代反映這一歷史時期的長篇小說,還很難看見如此高屋建瓴的作品。

這部小說先后重彩濃墨地反映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中共上海建黨活動、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孫中山廣州蒙難、中共西湖特別會議、中共三大、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發(fā)端與實施、國民黨一大、黃埔軍校建立、廣東平叛、奇詭莫測的中山艦事件、北伐、上海清共政變、中共五大、武漢清共政變、中共八七會議、中共先后發(fā)動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與廣州起義、中共軍隊的三灣整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與朱毛會師,十年中這種種波瀾壯闊的歷史大事件,作者卻通過一群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的活動,不急不緩地徐徐道來,既把歷史脈絡(luò)梳理得一清二楚,又把人物性格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粗細線條交錯,疏密節(jié)奏得當,五十余萬字的小說讀畢,不由叫人掩卷感嘆,拍案稱絕,這筆力功夫?qū)嵲谑翘蝗菀琢恕?/p>

如若用水墨繪畫來形容,那就是又有寫意又有工筆,兩者兼濟,很是耐看。

記得幾年前我趕去杭州,使勁把亞洲動員出來寫長篇小說《雷鋒》。我后來知道,他那時其實就在專注這一大段中國歷史的文學把握,但他當時也被我的動員所觸動,興致勃勃隨我跑了東北、湖南等地采訪,并且以很快的速度寫就了長篇小說《雷鋒》,然后又埋首于他的對近代中國革命史的細心研讀與細致描繪了。

耕耘的精細,必導致收獲的豐碩。

必須指出,這部長篇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表述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誕生、發(fā)展、壯大的歷史邏輯,這段歷史也正體現(xiàn)了從南湖起航的紅船一路劈波斬浪的艱難與輝煌。總書記就曾系統(tǒng)地闡述過“紅船精神”,他認為“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并將其內(nèi)涵提煉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

通讀這部作品,顯然,字里行間的那種波卷浪急,體現(xiàn)的就是這種難能可貴的紅船精神。

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當前極其需要的。尤其是在全面推進深化改革的今天,牢牢把握“發(fā)展”這一時代主題,弘揚敢為人先的首創(chuàng)精神,顯得多么迫切。我們今天仍然需要聽見紅船兩側(cè)激起的浪花,仍然需要速度與激情,尤其是需要進入深水區(qū)的敢于摸索敢于實踐的勇氣。而說到“立黨為公,忠誠為民”,這種奉獻精神在當代的繼承與弘揚也應(yīng)該是急切的??梢钥匆姡诩t船的驚濤駭浪的航線上,多少共產(chǎn)黨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宗旨、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路線,用可歌可泣的自我犧牲踐行了這一奉獻精神。因此,只有牢記根本使命,堅持執(zhí)政為民,黨才能保持根本性質(zhì),才能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行進的船體才不會側(cè)翻。

字里行間,水聲悠遠。

所以說,這部長篇小說所寫的,還不光是十年風云,其意義一直延伸到了現(xiàn)在。

作為亞洲多年的好友,我一直注意著他對中國革命史的小說把握,也一直為他的這種孜孜不倦所感動,他是我所見到的中國當代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為刻苦認真的作家之一。亞洲在成為浙江省作協(xié)的主席之前,就是在紅船側(cè)畔的嘉興擔任嘉興市作協(xié)主席的,他一直關(guān)注并且思考著中國近代史上的革命軌跡,試圖從中找出歷史發(fā)展的邏輯線索,也試圖描述其中各色人等的鮮活與豐富,我不能不為他的執(zhí)著點贊。

甚至,我時刻準備著繼續(xù)為他點贊,因為我知道,他的創(chuàng)作努力還在卓有成效地繼續(xù)。作為詩人、作家、影視編劇,他一直在征途之中握筆奮斗著,這是他一生的形象。

2016年3月19日于北京蘋花書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