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敬畏獨處之時(1)

弘一法師贈你的七部人生禪卷 作者:舒硯


時當喧雜,則平日所記憶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寧,則夙昔所遺忘者又恍爾現前??梢婌o躁稍分,昏明頓異也。吾等凡有所作所為,起念動心,佛菩薩乃至諸鬼神等,無不盡知盡見。若時時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為?!胍环◣?/p>

曾經有一位虔誠的女施主,每天供佛。

每天清晨,她都從自家的花園里采擷鮮花送到寺院,供給佛祖,以表誠心。

這天,女施主把花送到了佛殿,正好遇到禪師從法堂里走出來,禪師見到她十分欣喜,便道:“女施主每天都這么虔誠,以鮮花供佛,根據佛家經典記載,那些經常用鮮花供佛的人,來世將會得到莊嚴相貌的福報?!?/p>

女施主聽到這話非常高興,說:“禪師,這是我應該做的,因為每當我來這里禮佛時,能感覺到心靈像經過了一次洗滌,能得到平靜??上У任一氐郊依铮业男木陀指杏X到煩亂。禪師,我是一個家庭主婦,每天過的日子很簡單,但總有許多煩心事,請您指點我,如何才能在喧囂的塵世中仍舊保持一顆清凈純潔的心呢?”

禪師不答反問,道:“女施主,你每日用鮮花供佛,對花草想必有一些深厚的認識,請問你平日是怎么保持花朵新鮮的呢?”

女施主回答說:“我如果想保持花朵新鮮的話,就每天給它們換水,還會在換水時把花梗剪掉一截。因為如果不把腐爛的花梗剪掉,花朵就無法輕易地吸收水分,那么一來,花朵就會很容易凋謝?!?/p>

禪師點點頭笑著說:“女施主不正是明白答案的么?如果想時常保持一顆清凈純潔的心,與鮮花要保持新鮮的道理其實是一樣的。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就像那瓶里的水,而我們就是瓶子里的花,只要每日不停地凈化我們的身心,不斷地自我反省、懺悔、檢討并改掉身上腐朽的陋習與缺點,使我們的氣質發(fā)生改變,自然就能一直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保持內心的清凈與純潔。”

女施主聽后頓時感悟,道:“原來如此,答案竟在我的身邊!多謝禪師的開示,希望以后能有機會更加親近禪師,感受晨鐘暮鼓與菩提梵歌的清凈!”

禪師微笑著說:“女施主啊,你的呼吸便是梵歌,脈搏跳動就是晨鐘暮鼓,身體就是像寺宇一樣的。如若你的兩耳可成菩提,那便是無處不寧靜,無處不純潔,又何必必須在寺宇中居住生活?”

真正懂得修行的人,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深諳慎獨之道,就能時刻掃除心中塵埃。

如果能做到這點,那便是無處不是禪,無處不是佛,無處不是清凈祥和!尤其是我們獨處時,更加需要謹慎,保持一顆寧靜的心,并且善于自省,去除心中污垢,就像剪掉花梗腐爛的部分一樣,保持內心的整潔安詳。

佛經中提倡慎獨,《中庸》里也如此寫道:能為一者,然后能為君子,慎其獨也?!吨杏埂匪缘纳鳘殻侵鲝埦右獙ⅰ叭柿x禮智圣”五行統一于內心?!肮示由髌洫氁病敝傅谋闶牵寒斎藗円粋€人獨居時,因為暫時遠離了公眾的輿論壓力,聽不到外界的批評聲音,自己內心的道德品質可能會受到挑戰(zhàn),一些品性不好的人可能會偏離道德規(guī)范的約束,想平日不敢想,做平日不敢做的事情來。然而君子在獨處時,卻能更加約束自己的行為,思想也更為謹慎,是一絲不茍的作為。

《辭?!分幸矊ι鳘氂兴忉?,認為一個人在獨處時,其行為也應當謹慎不茍,不要松懈。而《大學》中對于慎獨的解釋是“誠于中,形于外”。

中國從古至今有很多人領悟了慎獨的含義,人們對于慎獨之所以推崇是因為慎獨的境界能讓人更加精進。一個人若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遇到艱險之事不恐慌,處于亂世而不驚,待人以誠,德行于心,就達到了一種清凈自我的境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