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只要學校沒什么事,孫少平就一個人出去在城里的各種地方轉(zhuǎn):大街小巷,城里城外,角角落落,反正沒去過的地方都去。除過幾個令人敬畏的機關(guān)——如縣革委會、縣武裝部和縣公安局外,他差不多在許多機關(guān)的院子里都轉(zhuǎn)過了——大多是假裝上廁所而哄過門房老頭進去的。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也不感到這身破衣服在公眾場所中的寒酸,自由自在地在這個城市的四面八方逛蕩。他在這期間獲得了無數(shù)新奇的印象,甚至覺得彌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煙味聞起來都是別具一格的。當然,許許多多新的所見所識他都還不能全部理解,但所有的一切無疑都在他的精神上產(chǎn)生了影響。透過城市生活的鏡面,他似乎更清楚地看見了他已經(jīng)生活過十幾年的村莊——在那個他所熟悉的古老的世界里,原來許多有意義的東西,現(xiàn)在看起來似乎有點平淡無奇了。而那里許多本來重要的事物過去他卻并沒有留心,現(xiàn)在倒突然如此鮮活地來到了他的心間。
除過這種漫無目的地轉(zhuǎn)悠,他現(xiàn)在還養(yǎng)成了一種看課外書的習慣。這習慣還是在上初中的最后一年開始的。有一次他去潤生家,發(fā)現(xiàn)他們家的箱蓋上有一本他媽夾鞋樣的厚書,名字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起先他沒在意——一本煉鋼的書有什么意思呢?他隨便翻了翻,又覺得不對勁。明明是一本煉鋼的書,可里面卻不說煉鋼煉鐵,說的全是一個叫保爾·柯察金的蘇聯(lián)人的長長短短。他突然對這本奇怪的書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他想看看這本書倒究是怎么回事。潤生說這書是他姐的——潤生他姐在縣城教書,很少回家來;這書是潤生他媽從城里拿回來夾鞋樣的。
潤生媽同意后,他就拿著這本書匆匆地回到家里,立刻看起來。
他一下子就被這書迷住了。記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來往常他都要出山給家里砍一捆柴;可是這天他哪里也沒去,一個人躲在村子打麥場的麥秸垛后面,貪婪地趕天黑前看完了這本書。保爾o柯察金,這個普通外國人的故事,強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靈。
天黑嚴以后,他還沒有回家。他一個人呆呆地坐在禾場邊上,望著滿天的星星,聽著小河水朗朗的流水聲,陷入了一種說不清楚的思緒之中。這思緒是散亂而飄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測的。他突然感覺到,在他們這群山包圍的雙水村外面,有一個遼闊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現(xiàn)在朦朧地意識到,不管什么樣的人,或者說不管人在什么樣的境況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在那一瞬間,生活的詩情充滿了他十六歲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時浮現(xiàn)出保爾瘦削的臉頰和他生機勃勃的身姿。他那雙眼睛并沒有失明,永遠藍瑩瑩地在遙遠的地方兄弟般地望著他。當然,他也永遠不能忘記可愛的富人的女兒冬妮婭。她真好。她曾經(jīng)那樣地熱愛窮人的兒子保爾。少平直到最后也并不恨冬妮婭。他為冬妮婭和保爾的最后分手而熱淚盈眶。他想:如果他也遇到一個冬妮婭該多么好??!
這一天,他忘了吃飯,也沒有聽見家人呼叫他的聲音。他忘記了周圍的一切。一直等到回到家里,聽見父親的抱怨聲和看見哥哥責備的目光,在鍋臺上端起一碗冰涼的高粱米稀飯的時候,他才回到了他生活的冷酷現(xiàn)實中……